研究:台灣西南海域富藏甲烷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10月26日訊】(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26日電)研究發現,台灣西南海域泥火山的海床會隨潮汐漲落而有規律的脈動,促使較深層的甲烷氣更容易移棲到淺層海床,甚至進入海水中。

專家擔心,過量甲烷與二氧化碳噴出海床後,若進入大氣層,恐加劇全球暖化的速度,不過,專家也說,未來若經適當開發,或許可成為國家能源選項之一。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今天舉行「海底煙火秀─台灣西南海域的海床脈動」記者會,由中央大學地球物理所教授許樹坤進行報告。

位於台灣西南海域水深500公尺左右處,有許多高度約100多公尺的泥火山,最近中央大學一項研究調查發現,當地海床不但有微震活動,隨著潮汐漲落還會呈現有規律「脈動」,進而促使位於深層的甲烷氣更容易移棲到淺層海床,甚至進入海水中。

為了解泥火山噴氣現象與地震的關係,許樹坤表示,選在西南海域一處泥火山周圍放8顆海底地震儀,進行長達21天的海底地震觀測。

探測結果發現,海床的地層會隨潮汐漲落而有不同的強弱震動,許樹坤進一步指出,海床發生微震主要集中接近漲退潮變化較劇烈的時候,泥火山會噴出異常高的甲烷及二氧化碳氣體濃度。

許樹坤說,由於潮汐又分全日潮和半日潮變化的週期,因此西南海域的海床也有全日潮和半日潮的脈動。

另外,他表示,位於水深500多公尺的區域是海底固態甲烷氣解離成氣體的臨界壓力位置,而解離的甲烷氣又可與硫酸鹽作用產生二氧化碳氣體,過量甲烷及二氧化碳氣體則會隨著海床震動而噴出海床進入水層,並在水中形成氣柱。

許樹坤擔心,大量甲烷與二氧化碳除了進入水中,還可能跑到大氣層,恐怕會加劇全球暖化。

但換個角度看,許樹坤表示,大量的甲烷氣從海床冒出,顯示西南海域蘊藏豐富的甲烷氣水合物或游離的甲烷氣等天然資源,將來若做適當開發,或許可成為國家能源選項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