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9月27日訊】【編者的話】夾邊溝,這是一個特別的、具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應該知道的地名。50年前,幾千名中華民族的精英,被作為政治犯關押在這裏,最後絕大部分又餓死在這裏,使得這裏成為當代政治迫害最為慘烈的地點之一。關於這裏發生過的慘劇,噎有幾位作家披露於世,但是由於大背景的影響,許多人還並不了解或是了解不多。希望大家能抽空讀讀文章,它會打開了解這一慘劇的窗戶。
一
說來萬分慚愧,我聽到「夾邊溝」這個名字,竟然遲至2005年,還多虧天津作家楊顯惠的來訪。
1946年出生的楊顯惠以他的年齡幸好趕不上反右的年代。他只能當個上山下鄉的知青。1965年,只有十九歲的他,剛剛高中畢業,離開蘭州,奔赴千里之外的甘肅省生產建設兵團,到一個小宛農場全天候地開荒修渠、引水灌溉。農場除了很多和他一樣的青年學生之外,還有一些從別處轉移過來的「右派」。他們在解除勞動教養之後,不準回家,安置在農場里繼續勞動。就是在這裏,和他們的閑談中,楊顯惠第一次聽到了「夾邊溝」這三個字。
此後多年來,夾邊溝對於楊顯惠,如同一場夢魘,揮之不去。
從1997年開始,年過半百的楊顯惠重返河西走廊,尋訪四十年前落難於夾邊溝的右派群體。他嘗試過從查閱官方檔案入手,但是沒有人理睬他。他只能「貼著地面行走」,在隴東的黃土高原中穿行,在河西的戈壁荒灘中尋找,整整三年,他竟然尋訪到了一百多位當事人。在哭泣和淚水中,昔日的「右派」如今的老人們沉浸在那段不堪的年月之中,向他追述一個個受盡折磨死裡逃生的故事。每當此時,楊顯惠也屢屢無法自持,只能請求老人暫時停下來,讓他走到院子里,擦一擦眼淚。
1999年,楊顯惠開始寫作「告別夾邊溝」系列。2000年開始,系列在《上海文學》和《小說界》上連載,引起全國轟動,《上海女人》和《逃亡》獲中國小說學會2003年首屆學會獎短篇小說獎(全國讀者投票評選)。系列結集時,全國多家出版社競相爭奪出版。後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的名為《夾邊溝紀事》,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的名為《告別夾邊溝》(兩者稍為有些不同)。
一位死難者的兒子,偶然讀到了以自己的父親為原型的篇章,他一下子哭倒在地,把《上海文學》供在桌上,長跪著,一頁一頁地讀,一次次地哭。他對朋友說,父親去世時他還小,只知道父親死在夾邊溝,但不知道父親是死得這樣慘。
在甘肅臨洮,有一位八十二歲的夾邊溝倖存者裴天宇老人。老人說,他在甘肅師大當教授的學生寄來了四冊《上海文學》,他用了半個月時間才讀完那四篇文章。他說,每一次拿起來讀不上十分鐘,就老淚縱橫,無法繼續……
上海學者朱學勤把《夾邊溝紀事》看為他「精神年輪」里的三本書中的一本。他說,有朋友稱此書是中國的《古拉格群島》,他以為還不夠。《古拉格群島》僅僅描述知識分子在集中營里被虐待,卻還沒有觸及飢荒中知識分子相互蠶食之慘烈。那是真正的吃人!中國知識分子所經歷的苦難,遠遠超過蘇俄。
中國小說學會常務副會長、文學批評家雷達為《告別夾邊溝》作序,標題是「陰霾里的一道閃電」,高度讚揚楊顯惠的貢獻,認為書中表現的歷史悲劇的精神本質和沉重教訓發人深省。
二
夾邊溝在甘肅河西走廊重鎮酒泉三十裡外,地處祁連山下,荒漠戈壁之中。1957年4月,成立於1954年3月的夾邊溝農場改變為勞教農場(行政名稱是甘肅省第八勞改管教支隊),開始收容甘肅省的機關、企業和學校在大鳴大放期間因「右派」言論被揪出來的「右派分子」。
夾邊溝風大沙多,有限的農田「嚴重鹽鹼化」,「主要植物為蘆草」,「幾乎無降水」,這些長年的生態記錄一目了然。事實上,這個小型農場自開辦時起就只能接收四五百名勞改人員,因為它只能養活這麼多人。但1957年甘肅當局卻將兩三千名「右派」源源不斷地押送至此,沒有人想及以後將會出現什麼樣的結局。
只是三年半的時間!前一年半是右派們的勞累史,后兩年,也就是1959年初到1960年底,則完全是三千右派的飢餓史。在飢荒中,吃盡了荒漠上能吃的和不能吃的所有東西,最後超過一千五百人成了餓殍!
根據倖存右派的回憶和楊顯惠的調查,1960年春播時,有一半的人噎累垮了,下不了地,只能在房門口曬太陽,躺著。死亡開始了。每天有兩三個人從衛生所的病房裡被抬出去。
傅作義的堂弟傅作恭是留學美國的博士,水利專家。他是由當水利部長的傅作義寫信從美國叫回來報效祖國的,安排到水利部工作,後來被借調到甘肅進行規劃修建引洮工程。傅作恭性格內向,不善言談。在反右運動中,別人開的玩笑話「引洮工程是銀河工程,大禹治水都沒有治出來,共產黨能治出來嗎?」硬栽到他頭上。傅作恭被打成極右分子,開除公職,送到夾邊溝農場勞動改造。
就在這年冬天,傅作恭在場部的豬圈邊找豬食吃時,倒下了,大雪蓋住了他的身體,幾天後才被人發現。生前他曾經給哥哥傅作義寫信求救,據說傅作義無法相信弟弟信中的描述而沒有郵寄錢物。
在死神面前,「右派」們開始了本能的掙扎求生。夾邊溝生存條件極為慘烈,「右派」們的自救更是令人瞠目結舌、驚詫莫名。
在每天吃過了食堂供應的樹葉和菜葉子煮成的糊糊湯后,他們蜷縮在沒有一點熱氣的窯洞和地窩子里,儘可能地減少熱量散失,等待下頓的糊糊湯。
如果有了一點力氣,就到草灘上挖野菜、捋草籽,煮著吃下。體質稍好的,到草灘上挖鼠穴,搶奪地鼠過冬的口糧;看到晰蜴,抓來燒著吃或者煮了吃,有人因此中毒而亡。
到了寒冬臘月,野菜無跡可尋,「右派」們只能煮干樹葉和草籽果腹。草籽吃了脹肚,樹葉吃了也便秘,無奈之下,只好趴在洞外的太陽地上,撅著屁股,相互配合掏糞蛋。
俞兆遠,原是蘭州市西固區工商局的一位科長。在吃遍樹葉野菜草根草籽之後,他開始吃荒漠上的獸骨。楊顯惠在書中寫了這樣一個場景:
「骨頭經風吹雨淋變得光溜溜白花花的,同室的人都說那東西沒法吃也沒營養,但他說沒啥營養是對的,可它總歸沒有毒性吧,毒不死人吧!這就行!他研究怎麼吃骨頭,總也想不出好辦法,便放在火上烤著看看。誰知一烤竟然出現了奇迹:白生生的骨頭棒子被烤黃了,表面爆起了一層小泡泡.他用瓦片把泡泡刮下來,拿舌頭舔一舔刮下的粉末,無異味,尚有淡淡的鹹味。於是他把幾根骨頭棒子都烤了,把泡泡刮在床單上集中起來,居然湊了一捧之多。他像是吃炒麵一樣把它放進嘴裏嚼,咽進肚子,後來,他們全窯洞的人都去山谷和草灘上搜集獸骨……」
(未完待續)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