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8月31日訊】(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31日電)環團今天公布東台灣珊瑚礁體檢報告,台東杉原地區記錄到上百種珊瑚,且發現新種「貝氏耳紋珊瑚」。環團呼籲,應珍惜東台灣豐富生態資源,過度的開發建案恐危及生態。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澎湖共生藻協會理事長陳昭倫等人,今天公布東台灣台東杉原與基翬地區的珊瑚礁體檢報告。調查顯示,台灣東部珊瑚礁生態系發達,石珊瑚高達100多種。
陳昭倫表示,台東杉原的活珊瑚覆蓋率有28%到50%,並首次記錄到台灣海域不曾發現的「貝氏耳紋珊瑚」;台東成功鎮基翬地區的海域,約有35%活珊瑚覆蓋率,且也發現新種「台灣擬絲珊瑚」的蹤跡。
陳昭倫表示,目前杉原與基翬地區,已分別達到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優良」及「尚可」的標準,東部海岸若持續不斷開發,屆時不僅會嚴重破壞海岸景觀,唯恐衝擊海洋中豐富的生態系,甚至還會有許多未知物種因而消失。
環保團體說明,珊瑚礁總體檢的調查方式,是一群具有水肺潛水技術的潛水志工,下水為珊瑚礁健康檢查。潛水志工須記錄海底底質,分析底質是死亡珊瑚、活珊瑚、砂質等,算出珊瑚覆蓋率。而台灣珊瑚礁體檢從2009年開始進行6個潛點調查,今年再新增三仙台旁的基翬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