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7月29日訊】(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29日電)石斑魚是台灣重要經濟產業,卻容易受到神經壞死病毒感染死亡;成功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已成功研發出魚鰭組織檢測技術,不必犧牲魚體,直接施行在珍貴魚種,是養殖業大突破。
這項魚鰭檢測技術是成大生物科技研究所長陳宗嶽研發的,今年3月登上美國微生物學會的「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雜誌,也是國內第1篇水產養殖領域登上此雜誌的作品。
成大表示,傳統石斑魚體檢測,必須檢測頭部及眼睛,魚體容易死亡,但魚鰭檢測只需檢測魚鰭,不必犧牲魚體,可以直接施行在珍貴魚體上。
陳宗嶽今天說,台灣石斑魚養殖年產量達1700噸,占全球養殖產量的23%,但石斑魚苗極易受到神經壞死病毒感染,造成嚴重損失,魚鰭檢測就是對神經壞死病毒的監測。
陳宗嶽表示,神經壞死病毒感染擴散速度很快,只要有魚隻被檢測出病毒,2週內病毒就會傳染給魚場內所有魚隻;魚鰭檢測快速,敏感度高,可用於大量魚隻常規性檢測,對石斑魚養殖的病毒檢測、流行病調查及遺傳研究,非常有用。
目前,魚鰭檢測已取得國內專利,美國專利正在申請中,技術轉移也正在洽談中。10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