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逸明:官員為何可以「懸浮視察」?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6月28日訊】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四川涼山自治州會理縣政府網站發布的一則新聞中使用了合成痕迹明顯的相片,在相片中,縣領導「飄浮」在一條公路的上空,圖片說明稱這幾位領導在「檢查新建成的通鄉公路」。6月27日上午,會理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那張相片確實是網站工作人員後期合成處理的,但通鄉公路的建設和領導的檢查都是事實。(6月27日《新聞晚報》)

毫無疑問,在新聞報道中如果配上相關圖片,會大大增強新聞的吸引力,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媒體人在做報道的時候都會圖文並茂。新聞報道講求真實性,務實是做新聞報道的第一準則,不管是圖片和文字,都應該尊重事實。顯然,在會理縣政府網站上發布該縣領導「騰雲駕霧」圖文報道的工作人員沒有遵守新聞從業者的基本職業道德。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不管是做什麼事情,都有可能出紕漏,媒體人做新聞報道也一樣。倘若所做的新聞報道偶爾不慎出錯,都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是刻意造假,就應該受到公眾輿論的譴責,並且應該公開道歉。在西方國家,媒體人故意造假是非常嚴重的事情,哪怕只是造一次假,就有可能被永遠請出媒體行業。

會理縣政府網站上的這篇報道顯然屬於假新聞,在圖片被網民看出破綻之後,該縣的宣傳部門負責人雖然承認了圖片造假是事實,但否認文字內容造假。在各地經濟飛速發展的這些年,相信政府部門都有時尚的攝影器材,領導出去檢測工作,一般都有專門的攝影師或者記者跟蹤拍攝,要弄幾張照片輕而易舉。而會理縣的領導卻沒有,顯然,不僅縣有關報道的圖片是假的,文字內容也十有八九是假的。

中國各式各樣的新聞媒體可謂恆河沙數,但是,數量大絕不意味著新聞自由度高,新聞從業者的素質高。新聞主管部門一直在要求媒體杜絕假新聞,但事實是,幾乎每天都有媒體做假新聞,只是,因為很多假新聞是符合「主旋律」的,所以,即使很多人都知道是假的,也不會有誰去追究其責任。

幾年前,北京電視台記者因為做了紙餡包子的假新聞,結果被開除,為何他敢於明目張胆地做這種假新聞?顯然,這不僅僅是他膽子大所能解釋的。因為當時各大媒體都在揭露假貨,打假成為了當時的新聞重點,所以,那位記者為了迎合「主旋律」,就大胆地製造了假新聞,沒想到他這一舉動不僅沒有得到有關部門和公眾的肯定,反而受到了強烈譴責,並且因此而失業。

從事過新聞工作的人都非常清楚,在絕大多數時候,要是做符合官方胃口的假新聞,不僅不會受到懲罰,而且會受到嘉獎。恰恰相反的是,你要是做了有損官方形象的真新聞,卻會引來很大的麻煩。如前新華社記者高勤榮、《文匯報》記者姜維平等人,都是因為揭露地方官員的腐敗而鋃鐺入獄。此次會理縣政府網站上領導檢查公路的新聞,想必當地的領導比廣大網民更早看到,遺憾的是,他們對此表示了默許,估計在看過之後,他們的內心還會大笑不止。

幾年前,媒體曾披露有PS照片在央視主辦的攝影大賽中獲得大獎的事情,可見,很多PS照片已經到了以假亂真的境界。會理縣政府網站上的這張PS照片顯然在PS水平上無法和那種獲獎的照片相提並論,否則的話,也不會有這麼多的網民一眼看出其虛偽本質。在偌大一個中國,干類似事情的政府網站和新聞媒體估計還有不少。我們在譴責這類事情的時候,更應該看到產生這類事情的制度土壤,倘若我們的新聞制度能夠給予媒體充分說真話的空間,壓制媒體說假話的空間,那麼,PS照片成為新聞圖片的事情將千年難得等上一回。

──轉自《新世紀新聞網》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