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塑毒 臺學者:源頭管理化學物質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6月15日訊】在台灣被驗出含有塑化劑的食品越來越多,目前政府全面清查流入市面的塑化劑食品,防堵有毒食品繼續危害人體健康。不過學者表示,台灣人普遍使用塑膠製品的習慣,也增加了人體暴露在有毒塑化劑的風險。

塑化劑事件,讓各界關注有毒化學物質的管理,毒物專家認為,要防止化學物質被濫用在食品添加物當中,應該要從源頭管理。

臺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 吳焜裕:「我們一直呼籲政府應該建立專責單位,來管制這些化學藥品,因為在市場市面的化學藥品,有幾十萬種之多,那我們毒管法才管理271種,那這樣數目相對太少,那廠商去用一些沒有規範,那是不是不算犯罪,或是就合法呢。」

而生活中民眾普遍使用塑膠製品,溶出的塑化劑分佈在環境中,這些化學物質經過食物鏈等途徑,又回到人體中。

臺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 吳焜裕:「國人常用很多的塑膠,塑膠用的塑化劑可能溶解出來跑到河川去,如果下游有養殖漁業,那些塑化劑進到魚體裡頭,在體內代謝物其實更毒,所以我們吃魚的時候可能吃到魚的代謝物,那些比塑化劑本身還毒。」

食品科學教授認為,不肖業者在複合食品添加物中,加入有害物質,不容易追查,呼籲政府應該要建立食品風險評估的機制。

東海大學食品科學系助理教授 王良原:「果汁也好冰淇淋也好,我們應該有一些專家委員會去討論,到底針對這些風險性,會有哪些是必須要做篩選機制,這個運作制度應該早日建立。」

有害化學物質透過各種途徑危害人體健康,可以說是防不勝防。要如何將傷害降到最低,有待各方配合。

新唐人亞太電視陳輝模、劉姿吟台灣臺北報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