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5月29日訊】樂山大佛位於峨眉山東麓的棲鸞峰,古稱“彌勒大象”、“嘉定大佛”,始鑿於唐代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歷時90年才得以完成。佛像依山臨江開鑿而成,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稱譽。大佛為彌勒倚坐像,坐東向西,面相端莊,通高71米。彫刻細緻,線條流暢,身軀比例勻稱,氣勢恢宏。佛座南北的兩壁上,還有唐代石刻造像9O余龕。“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是唐人對樂山大佛的稱謂。
從公元803年大佛建成一直到公元18世紀的清嘉慶年間,大彌勒佛像以其特有的文化內涵,向人類傳遞著一種來自於未來光明世界的福音。從唐代的大象閣、大佛閣到北宋的凌雲閣,南宋的天寧閣,再到元代的寶鴻閣,明代的佛棚以及清代的佛亭……。 大佛已在三江端坐千年。據資料記載,大彌勒石像唐代在建成之初,“或丹採以章之,或金寶以嚴之”。故而推測石像佛體身披金色的袈裟,丹彩描繪,金粉貼身,原貌金碧輝煌。現在人們看到的樂山大佛的形象和模樣,與盛唐的風貌相差甚遠。
1914年, 有善士率眾對大佛進行“清整佛頭螺鬃洗臉修面、掏耳剃鬚的一般性維護。法國人維克多•色伽蘭(Victor Segalen)在當年拍攝了大彌勒石像的照片。維修者除了把佛臉上的灌木、雜草、苔蘚和鼻嘴間的籐蔓枝條清除外,原有造型基本沒動,大佛依然富有唐朝的原形神韻。
1917年,川、滇軍閥爭奪地盤,在樂山隔江作戰,大佛面部亦為炮彈所擊,傷痕纍纍,雖然經寺僧果靜募款培修,仍難恢復往日之妙相莊嚴。
樂山大佛不僅經受了風霜之苦,人間的苦難也使大佛屢遭破壞。辛亥革命後,四川軍閥混戰,樂山名勝古蹟多遭破壞。1917年,川、滇軍閥爭奪地盤,在樂山隔江作戰,大佛面部亦為炮彈所擊,傷痕纍纍,雖然經寺僧果靜募款培修,仍難恢復往日之妙相莊嚴。
1925年,樂山地方軍閥陳洪範出資,對大彌勒石像做過一次修復。這次修復徹底破壞了大佛頭部的原始面貌。陳洪範取樂山本地的一種紅砂石開成石條,然後圍著石像的頭,做成一個面套貼上去,並畫了一個鼻子。然後用紅丹粉把石像整張臉都塗成紅顏色。同年,四川軍閥楊森將陳洪範趕出了樂山。但他軍中的炮兵把大佛當成了訓練的靶子,其中有一炮就把大佛的左眼打出了個窟窿。
1927年,資中有一個居士捐了銀元,對大佛再次進行了修復,把眼睛補上了。1930年,一次大規模的維修後,把面套敲掉,鼻子部分用木材做了一個三角架,然後在表面塗上傳統材料。
1929-1934年對大佛石像的維修開始出現更大的偏差。有人擅自改動佛形,使大佛的下顎部至下唇明顯收縮,並對大佛頭頂的螺鬃下線進行了添加改換,使本不該出現螺鬃的地方出現了螺鬃裝飾。
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日軍數十架飛機轟炸樂山,樂山城頓時變成一片火海。大彌勒石像平安躲過日機的狂轟濫炸。
1962年,大佛因維修再次走樣。維修策劃者將大佛原有的雙曲線下唇,改換為單曲線下唇,並對其頭、肩、胸部等風化殘缺部分採用了水泥抹護。有專家指出如此維修法,背離了傳統的文物復原工藝,損壞了唐代彌勒坐佛的本來形象。"
在那次維修時,有工作人員發現大佛的右手手背明顯高於左手達1.8米,而且右手整個手背以下均殘損不見。當時就有專家推斷,大佛的右手原來可能是仰式的,形象如同很多唐代大佛的手勢那樣。可惜專家的推斷沒有被採用,後來對手部的修復更加走樣。
1967年“十年浩劫”初期,大佛被視為“四舊”,一幫造反派在瘋狂砸爛凌雲寺的佛雕神龕之後,企圖安放炸藥,叫大佛“腦袋搬家”。幸好當時許多民眾出面阻擋,加之大佛實在龐大,“炸佛”的狂舉難以實施而作罷,大彌勒石像避免了一次災難性的人為毀滅。
1969年,一場暴風雨使大佛頭頂附近的兩棵大樹被相繼刮倒,砸壞了大佛右手的手指。在隨後的一次修復中,有人提出大佛右手明顯高於左手,覺得不對稱。為了讓雙手的高度對應起來,經過“有關領導”決定,拿走了右手下的基岩。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袁金泉介紹:1966年第一次看到大佛的時候,在大佛的兩腿之間還可以看到袈裟的折紋。但是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在近期的大陸出版的世界遺產旅遊指南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歷經千年滄桑的樂山大佛經過新世紀第一次維修保護,在青山綠水映襯下更具超凡的靈性和誘人魅力。……一尊經作舊處理的近似盛唐風貌的彌勒大佛展現在人們面前。”有學者批評這種說法,指出現在的樂山大佛像“充其量只有頭部近似“盛唐風貌”,而不是整體。
那麼,唐人眼中的樂山大佛究竟是怎樣的呢?讀唐代宗大歷進士司空曙《題凌雲寺》詩句“石磴盤空鳥道過/百丈金身開翠壁”、唐武宗會昌進薛能《凌雲寺》詩句“像閣與山齊/何人置石梯”已能略見大概,再參看司空曙任檢校水部郎中時的幕府主人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的《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記》“或丹彩以章之,或金寶以嚴之,至今十九(803)而足趺成形:蓮花出水,如自天降,如從地湧。眾設備矣,相好具矣”,我們就可以得出這樣的印象:樂山大佛雄距蒼翠的凌雲山棲鸞峰西壁,全身以黃金色(使之符合《彌勒下生經》“莊嚴其身,身黃金色”的要求)為主,以丹彩修飾局部,兩足分別踩著一朵仰覆蓮花,摩頂放踵皆罩於一高閣之內,右手側有九曲棧道通往山頂……若要了解更詳細的情況,還得有賴於後代的見聞、考古與辯證,其結果綜合可得:大佛當時的手印是降魔手印(使之符合“鎮江”的宗旨),即左手撫膝,右手掌心向上,承有摩尼珠﹔佛腳前沿、臨江岸處呈現一條通向河面的石梯,是連接沿岸朝拜佛像的道路,旁邊還可泊船﹔大佛兩腳的中部高出地堂的方形石臺基上設有神臺,如慧皎《高僧傳》記剡縣大佛“龕前架三層臺,又造門閣殿堂”一般,好供香客禮拜﹔大佛石窟右側尚有韋皋文、張綽書的摩岩巨碑《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記》,以每字三、四寸的字徑分25行從右到左豎排於25平方米多的石面上﹔而保護佛身的大象閣一共七層十三重檐,每層的外壁上有規則地分佈著供通風和採光而設置的大明窗,以便人們在外遠眺或登閣巡禮時近距離瞻仰佛像的各個部位,閣外屋脊裝有琉璃製品構件,陽光下顯得金碧輝煌﹔當然,唐時在大佛兩側的臨江峭壁配龕中應該也有兩座高15米的天王像,而且同樣是彩繪其表的。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