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乾旱 鄱陽湖水生植物面臨滅頂之災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5月23日訊】 近來大陸媒體不斷報導長江乾旱、三峽大壩所在的宜昌遭遇罕見大旱,湖南82萬人“喊渴”洞庭湖部份早稻絕收。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見底,大面積水生植物面臨滅頂之災,湖底可行駛汽車等。

據中廣網報導,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干旱被稱為“百年不遇乾旱”:湖底裂痕10公分以上,魚類、蚌類、植物大面積死亡,大面積水生植物面臨滅頂之災。

在鄱陽湖自然保護區工作了28年的人士稱,保護區管轄有大湖池、沙湖、蚌湖、常湖池、朱市湖、梅西湖、中湖池、像湖、大汊湖等9個湖泊。其中8個湖泊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干旱。今年鄱陽湖的干旱,令水生植物、魚類、螺蚌大面積死亡,給今年越冬候鳥帶來了很大危機。因為沒有水,螺絲已經死亡了,還有魚、植物、馬萊眼子草、苦草基本都沒有了。 ”

鄱陽鎮政府的人士對《大紀元》記者表示,災情很重。所有的水庫及湖都快乾了,鄱陽湖已經見底了。蓼花村村幹部表示,全村有3千多人,種植水稻千餘畝,棉花幾百畝,乾旱嚴重,只能想辦法從周邊水庫、塘堰引水,但水庫水也面臨乾涸。

“長江都乾了,鄱陽湖的水早就乾了。如果老天爺再不下雨,那就是絕收了。江西是全國產糧重地,損失很大。”

中新網的報導稱,年初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與多年同期相比偏少4~6成。 5月20日,中國“國家防總”決定,自5月20日起直到6月上旬,把三峽水庫泄量提高至每秒1萬立方米以上,以應對長江中下游的旱情。

堰塘見底,溪水斷流,田地干裂,三峽大壩所在地宜昌市的干旱被稱為十年罕見的秋冬春連旱。從去年11月至今,136萬畝農田不同程度受災。宜昌平均降水量比歷年同期均值偏少五成以上,宜昌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共發射砲彈613發,火箭彈26枚人工增雨,投入抗旱群眾22萬人,抗旱資金8,000多萬元。

中國多省區的旱情繼續,持續加劇的旱情造成洞庭湖區部份早稻絕收。重旱農田持續增多,引發人們對於糧食生產的憂慮。

湖北1300座餘水庫低於死水位運行

從去年秋末以來,湖北省降雨較往年大幅減少,有66個縣市的雨量為近60年氣象記錄最少。在旱情影響下,湖北省內1300多座水庫低於“死水位”運行,全省大範圍出現飲水困難。

目前1300多座水庫低於“死水位”運行,只有在確實急需供水時,才能靠泵站抽提水;三峽水庫在上游來水少的情況下,下泄流量也被迫同步減少,被譽為“中國水塔”的丹江口水庫,也出現了歷史同期少見的“死水位”。

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今天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22日晚間12時統計,除神農架林區外,全省仍有80個縣市區出現旱情,受旱農田1334.5萬畝,76.1萬人、17.5萬頭牲畜飲水困難。

一名網友說,我家在當陽育溪鎮,到現在都沒見抗旱政策,水稻今年估計種不上了,種子錢浪費了,農業局的就會睜著眼睛說瞎話,他去哪看了,還不是聽下面說什麼,他就對記者講什麼,中國農民的生活他會管你,他只想明天能不能升官、怎麼樣斂財不會​​被抓。網友指政府失職,“長江中下游是水庫最多的地方,為了發展,都承包給私人搞養殖了,不蓄水,灌渠修路中斷不修復,損失由老百姓買單!”

很多網友質疑三峽大壩對長江中下游乾旱的影響。三峽截流破壞了下游的生態,三峽也直接破壞了整個中國的生態!

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包括長江中下游等多數地區今年迄今的降雨量是1961年以來最少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