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急救新法 國際矚目

Facebook

【新唐人2011年4月20日訊】(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0日電)成大與台大研究團隊研發心肌梗塞患者急救新法,以奈米顆粒承載生長因子藥物注射心臟,讓藥停在病灶處發揮作用,減少心肌細胞死亡,讓心功能提高,獲國際矚目,申請專利中。

成功大學化學系教授葉晨聖、成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兼心臟外科醫師謝清河,以及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教授何佳安共組的研究團隊,獲國科會支持,進行「治療與促進心血管再生的另一選擇—藥劑型奈米材料與幹細胞的結合」研究,今天發布研究成果。

葉晨聖開發出安全性聚乳酸甘醇酸高分子(PLGA)奈米顆粒,直徑80奈米(1奈米為10的負9次方),作為承載促進心血管功能藥物的載體,可讓藥物停在心臟病灶處發揮藥效。

何佳安將此奈米顆粒承載以幹細胞為主的治療藥劑,注射在老鼠皮下試驗,證實不會影響幹細胞的分化。

此外,謝清河之前以高生物相容性的自組裝(月生)(月太)奈米纖維水膠作為治療藥劑與自體骨髓幹細胞,直接注射蘭嶼迷你豬的心臟梗塞受損區域,透過幹細胞的作用,使血管增生、供血,減少細胞因缺血死亡,減緩心肌梗塞後心室變薄與心臟擴大後遺症,並改善心臟舒張功能異常。

立基於前述三項研究成果,又發現水膠注射不能注射在血管,會堵塞;研究團隊再使用謝清河研發構想,改用PLGA承載生長因子藥物,直接注射老鼠心臟,讓生長藥物在PLGA的承載下,以及抗體的導引原理作用,讓藥物能夠留在心臟發揮作用。

謝清河強調,不同於一般只注射藥物,藥會無法準確留在心臟發揮作用;這次改以PLGA結合生長因子藥物的注射心臟方式,對照傳統只打藥物治療,或沒做治療患者的心臟,心臟功能可提高50%,而此效果在實驗的老鼠身上,至今已維持1個月,仍在持續觀察中。

他進一步說明,下一階段將實驗注射老鼠血管,減少治療的侵入性與風險程度。而不論是之前的水膠實驗或這次運用奈米顆粒的實驗,已獲國際矚目,並申請專利中,最後通過人體實驗,將明顯革新搶救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療效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