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3月12日訊】《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親自組織的中國歷史上一部規模最大的叢書。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開設四庫館,四庫館員先後總計達4186人。歷時10年,第一部《四庫全書》於1782年3月12日(乾隆四十七年正月二十九日)繕寫告成。後又繕寫了6部,分儲在紫禁城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盛京文淵閣、避暑山莊文津閣、鎮江文宗閣、揚州文匯閣和杭州文瀾閣,另有副本一部藏於北京翰林院。
叢書由紀昀(曉嵐)等編纂,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文津閣藏本,該書共收錄古籍3503種、79337卷、裝訂成三萬六千餘冊,保存了豐富的文獻資料。“四庫”之名,源於初唐,初唐官方藏書分為經史子集四個書庫,號稱“四部庫書”,或“四庫之書”。經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圖書分類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清代乾隆初年,學者周永年提出“儒藏說”,主張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閱。
《四庫全書》的內容
《四庫全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內容分類分經、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類,類下有屬。全書共4部44類66屬。
經部:易、書、詩、禮(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雜禮、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小學(訓詁、字書、韻書)。
史部: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詔令、奏議)、傳記(聖賢、名人、總錄、雜錄、別錄)、史鈔、載記、時令、地理(總志、都會郡縣、河渠、邊防、山川、古蹟、雜記、遊記、外紀)、職官(官制、官箴)、政書(通制、典禮、邦計、軍政、法令、考工)、目錄(經籍、金石)、史評。
子部: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算法(推步、算書)、術數(數學、佔候、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陰陽五行、雜技術)、藝術(書畫、琴譜、篆刻、雜技)、譜錄(器物、食譜、草木鳥獸蟲魚)、雜家(雜學、雜考、雜說、雜品、雜纂、雜編)、類書、小說家(雜事、異聞、瑣語)、釋家、道家。
集部:楚辭、別集(漢至五代、北宋建隆至靖康、南宋建炎至德祐、金至元、明洪武至崇禎、國朝〔清〕)、總集、詩文評、詞曲(詞集、詞選、詞話、詞譜詞韻、南北曲)。
《四庫全書》的命運
《四庫全書》完成至今的兩百年間中國歷經動亂,《四庫全書》也同樣飽經滄桑,多份抄本在戰火中被毀。其中文源閣本在1860年英法聯軍攻占北京,火燒圓明園時被焚毀,文宗、文匯閣本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被毀;杭州文瀾閣藏書樓1861年在太平軍第二次攻占杭州時倒塌,所藏《四庫全書》散落民間,後由藏書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補鈔,才搶救回原書的四分之一,於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復後的文瀾閣。文瀾閣本在民國時期又有一次大規模修補,目前大部分內容已經恢復。因此《四庫全書》今天只存3套半,其中文淵閣本原藏北京故宮,後經上海、南京轉運至台灣,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也是保存較為完好的一部)。
《四庫全書總目》的價值
《四庫全書總目》的編纂,對於弘揚民族文化,對於傳播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200多年來,遞經戰亂,如果沒有集眾書於一身的《四庫全書總目》,古籍將會大量散失,從而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失。其次,在古籍整理的方法上,尤其是在輯佚、校勘、目錄學、匯刻叢書等方面給後人留下許多有益的啟示:在輯佚方面,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出佚書並收入《四庫全書》者共有385種,不僅使不少亡佚已久的古籍珍本重見天日,而且為後代的輯佚工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範例;在校勘方面,四庫館臣網羅眾本、慎選底本等做法,為後代的校勘工作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在目錄學方面,《四庫全書總目》的學術價值是古代任何官私書目無與倫比的,其編纂方法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匯刻叢書方面,清人以《四庫全書總目》為榜樣,掀起了編刻叢書的熱潮。近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和《續修四庫全書》的出版,正是弘揚民族文化、繼承和發揚《四庫全書總目》的優良傳統而結出的豐碩之果。
雖然《四庫全書總目》在編纂過程中,有刪削、挖改內容等過錯,但就整體而言,應當是功大於過。首先,它保存了大量古籍,是古代文化的一次總結。總而言之,《四庫全書總目》是18世紀70到80年代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的一項特大型文化工程,在人類文化史上寫下了重要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