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説】扇子的由來

Facebook

【新唐人2010年6月25日訊】關於扇子的起源,眾說紛紜。根據流傳下來的相關傳說,扇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的伏羲和女媧時代。

一種傳說是神祇女媧摶土創造了人類,伏羲則制定了嚴格的婚娶之禮以及夫婦制度。還有一種傳說是在宇宙初開時,天下沒有百姓,女媧和伏羲遂結為夫婦,因此被後世尊為人類的祖先,結草為扇就是他們成婚故事的一部分。

關於後一傳說,唐代的《獨異志》有著完整的記載。書中記載:“宇宙初開時,天下只有伏羲和女媧二人。他們來到崑崙山上,燃草向上天祈禱道:如果我們可以結為夫妻,那麼燃燒的煙合在一起;如果不可以,那麼煙四散。結果所有的煙合在一起。於是女媧‘結草為扇,以障其面’,與伏羲結為夫婦。”由此可知,最早的扇子是用草編織的,具有遮蔽的功用,後世有人將此扇稱為“羲扇”。宋朝人李曾伯的《避暑賦》中就有“舉羲扇,披楚衣”的句子,這裡的“羲扇”具有障蔭避日的功能。

到了帝堯的時期,堯德化天下,百姓無不敬服。上天也因此降下祥瑞,其中一種就是在廚房中生出了瑞草萐莆,它的葉子搖動生風,使食物“寒而不臭”,還可以驅除蟲子。這種可起到扇子功用的瑞草萐莆,不免讓人聯想到夏天人們用的蒲扇。古漢語中萐莆與扇子同義,大概就是由此而來。

堯之後的舜帝為了廣開視聽求賢自輔,曾製作“五明扇”。“五明”,意即廣達聖明,“五”代表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舜帝在巡幸各方時,招納賢人來輔佐自己,所用的自然是障扇,稱作“五明扇”。後來演變成為王侯公卿使用的一種儀仗扇。秦朝、漢朝時期的公卿、士大夫都可以使用,但到了魏晉時期,則只有乘輿之人才能使用。

殷商時期還出現了一種“雉尾扇”,據說是用五光十色的雉雞尾羽做成的。後來,因為這種雉雞尾羽的來源越來越少,“雉尾扇”就用的很少了,也成為稀有之物。西周時期開始出現素白的“羽扇”,是用作周王的禮儀之具,所以又叫“儀仗扇”。當時,扇子主要不是用來搧風取涼,而是作為帝王外出巡視時遮陽擋風避沙之用。一般人用的是箑扇。

戰國時期,還出現了一種半規形的“便麵扇”,它的形狀好似單扇門,故又稱“戶扇”。單門扇可遮面窺視,成為當時扇子的主流。它是用細竹篾編形製成,上至帝王,下至平民者都可以使用它。

秦漢以後,扇子的形制有了更多的變化,主要有方、圓、六角等形,面料採用絲織的絹素。漢代扇子已經發展到大量加工製作時期,不僅品種多,而且工藝精緻。此時開始使用輕巧簡便的竹扇。扇子成為人們隨身的裝飾品,也成為饋贈的禮物。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在被冊封為皇后時,她妹妹送的禮物中就有六種非常珍貴的扇子,如雲母扇,孔雀扇等。

西漢以後,扇子開始更多的用來納涼。漢朝末期,一種名為“齊紈”的絲織品被用來製作明月形的團扇,這種扇子是以竹為圖框、以綾絹為扇面,被稱為“紈扇”或“齊紈扇”。大概是因為“齊紈扇”十分有名,後世又將“齊紈”附會成扇業的祖師。紈扇多以骨、玉、象牙等為柄,墜以流蘇,而且宜於書畫,顯得珍貴優雅。這種扇子出現後,在中國流行了千餘年,特別為閨閣仕女所鍾愛。

漢代文學家還留下了若干詠扇之賦,如傅毅的《扇賦》、班固的《竹扇賦》和蔡邕的《團扇賦》等。文章讚美了扇子的精巧製作和功用。

在扇子上題詩作畫始於三國時期,魏晉時,在扇面上題字作畫饋贈親友開始流行。《三國演義》中還描述了三國時諸葛亮輕搖鵝毛扇,妙計橫生,運籌帷幄,羽扇成為智慧的象徵。

隋唐兩代,扇製品已相當精美,而且花色品種很多,扇子更加為人們所喜愛。當時流行於世的主要是紈扇和羽扇,以及少量的紙扇。北宋時,出現了攜帶極為方便的折扇。折扇,亦叫“聚頭扇”、“撒扇”或稱“聚骨扇”,因為它收攏時能夠二頭合併歸一而得名。到了南宋,折扇的生產已有相當規模,畫扇、賣扇、藏扇之風盛行,並出現了扇鋪和畫商。

宋以後,折扇更加盛行流行,明朝皇帝還命宮內工匠仿製高麗扇,吸取外來工藝製作,促進國內扇子發展。清時,對稱類型的扇面除圓形外,還有長圓、扁圓、方圓、梅花形、葵花形、腰形、馬蹄形等。這些扇形突出的特點是對稱、輕盈、工藝性強。此外,明清時期,還出現了一種“扇畫”的國畫形式,一些國畫大家紛紛加入這其中,使扇畫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水準。

根據扇子的發展歷史,扇子基本分為二大類:一是平扇(包括團扇、葵扇、麥草扇、玉版扇等),不能折疊;二是折扇,可自如敞開收疊。

如今,承載著中華文明歷史的扇子除了納涼的功能之外,其雅緻精巧的構造以及精美的扇面書畫藝術依然為知識分子所喜愛。

選自:正見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