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從海洋尋找製藥原料

Facebook

【新唐人2010年5月11日訊】從大自然中尋找原料製造藥物並不是新鮮的想法。阿司匹林最早就是從柳樹皮中提取的。現在,以海洋動物為原料的藥物漸漸多了起來。



馬克•斯拉特里是密西西比大學的教授,他正在尋找治療癌症的方法。可是,他並不把時間花在實驗室裡。他經常穿著潛水衣,背著氧氣筒,在關島和南極等沿海海域潛水。

他收集成千上萬件珊瑚和海綿樣品,尋找可以製成醫用化學物質的特殊品種。他把這種做法稱為“潛水求藥”。他說:“在許多方面,它就像你在玩超級樂透獎之類的遊戲。你選了8個號碼,看看你是不是能中獎。”

這個想法很簡單。目前藥店里三分之一的藥品是以陸地上的動植物為原料製造的。因此,研究海洋的專家們勢必會想到他們的研究對像大概也能產生許多有用的化學品。

以珊瑚和海綿為例,它們逃不過獵取者的捕捉,所以就噴出有毒化學物,對付捕食它們的魚類。斯拉特里說,這些毒物對魚類有害,但是可能對人類有益:“這些特殊的化合物告訴魚類‘你今天不能吃我’。同樣也可能告訴艾滋病毒‘你不能再繁殖’,或者告訴癌細胞‘你死定了’。”

因此,斯拉特里和其他研究人員剪下這些海綿和珊瑚,帶回到實驗室,抽取其中的化學物質。

他說:“將海綿和甲醇、醋酸乙酯、已烷等在有機化學實驗室裡使用的那些東西,一起放進攪拌器裡,攪拌後將死亡的海綿丟掉,留存下來的就是海綿體內釋出的生化物質。”

取出這些化學物質後,研究人員就進行試驗,看看這些物質對人體有什麼影響。如果有哪一種化合物看來有希望,就轉入臨床試驗。這些試驗可能要花幾十年的功夫。這就是為什麼以海洋物質為原料的藥物剛剛開始進入市場。迄今,美國政府只核准了兩種海洋藥物,一種止痛藥,一種治療癌症的藥,都是強生公司推出的。

那麼,海洋環保人士如何看待這種“潛水求藥”的作法呢?海洋保護生物研究所專門研究珊瑚的桑德拉•布魯克說,她的確擔心“潛水求藥”可能導致過度摘採:“一旦有些東西對人類有了價值,就有人會不顧禁止採收的規定。對這種行為的規範也更困難。”

布魯克說,珊瑚正面臨更大和更緊迫的威脅。對珊瑚危害最大的是工業化拖網捕魚。漁民為了捕魚,會把海底的珊瑚礁一併拖壞:

“這種做法就像是把森林裡的樹木全部砍光,而且規模還要大得多。他們故意把深海裡千萬年的珊瑚生態環境一掃而光。這些海底動物是我們所知道最古老的。它們一旦消失,在我們有生之年,在今後幾代人的有生之年裡,都不會再出現了。”

氣候的變化也導致海洋的變化。這些變化使珊瑚變得更為脆弱。斯拉特里覺得,他已經從15年來對太平洋珊瑚礁的研究中,看出了這種變化。他說:“我們回過頭去,會注意到發生了化學變化。由於珊瑚礁的溫度上升,影響了珊瑚礁產生我們過去見到過的那種化學物質的能力。”

也就是說,今天“潛水求藥”在一些珊瑚礁上能找到的治療癌症藥物的原料,明天也許就沒有了。

──轉自《美國之音中文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