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3月5日訊】由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全國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課題組,對北京地區133名學生進行的一對一的訪談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的大學生中有一半對未來沒有明確規劃;三成與父母不溝通,有四分之一與父母出現矛盾才主動溝通;近一半在社會交往中缺乏安全感;有一半對生活不滿意;約兩成對現實生活感到空虛不安;六成大學生覺得孤獨;有八成認為社會不平等,他們中還有的已發展成憤怒情緒。
據大陸媒體報道,參與調查的專家指出,這些問題對大學生人格健全已產生負面影響,也是造成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水準在下降、網癮和自殺的重要因素。
全國政協常委潘貴玉在發佈會上指出:在青少年人群中比重很大的獨生子女,往往是家庭結構中心,由於溺愛和教育缺失,使其自主、適應能力,責任、感恩意識以及關心他人、吃苦耐勞等方面容易出現人格缺陷。
統計標明:中國17歲以下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其中大學生心理障礙占16%到25.4%。從1992年到 2005年青少年焦慮增加約8%,抑鬱增加約7%,敵對心理增加近8%,而自尊等積極心理則從1997年到 2007年下降了11%。
潘貴玉認為,處於生理心智發育過程的現代社會青少年,缺乏應對複雜事物的判斷和情緒控制能力,很難自覺抵禦錯誤思想和消極情緒侵蝕,容易導致理想信仰淡薄,公德缺乏,行為失範,出現厭學憤世,孤僻自閉,心態扭曲,行為逆反,甚至對家庭和社會的極端行為。
據透露,潘貴玉已把《關於實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的建議》作為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的提案。
本文網址: https://www.ntdtv.com/b5/2010/03/05/a394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