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1月28日訊】經過10天的挖掘,卑南遺址考古現場有重大發現,挖出第一件玉器,年代推估大約在3000年前,可見當時玉被當成是重要的裝飾品,另外,從現場來看,有陶土、石器,建築結構呈現東北-西南走向,可見聚落型態相當明顯。
帶上手套,拿著鏟子,小心翼翼將泥土挖開,卑南遺址二期的考古挖掘計劃,傳出好消息,挖掘到第一件玉器,證明3000年前,這裡曾有人居住過。
史前館研究助理李坤修:「它最大的特徵是,它是一個圓形的,圓形的是整個發展系統裡面最早的類型,挖到的地方的年代,大概是差不多會在3000年上下左右。」
這個「玉耳飾」,長約3公分,雖然不完整,但是破裂處有磨平鑽孔的痕跡,可見玉器在當時是相當重要的裝飾品。
史前館研究助理李坤修:「那這個孔應該是它的修補孔,因為玉器也是珍貴的,他們會斷了以後,會磚修補孔來修補它來繼續使用,或許也可以做一個墜子,從這個樣子看起來它應該是修補孔。」
另外,現場還挖出大量陶片、石器等日常生活用具,從出土結構來看,建築呈東北─西南走向,與過去聚落相同。
史前館研究助理葉長庚:「主要就是整個房子的建築結構,以及他們的生活習俗,他們有用埋葬石板棺葬的習俗。」
臺大人類學系學生:「以前沒有挖過這種結構,現在第一次碰到覺得蠻難處理的。」
這麼重大發現,讓所有人為之振奮,希望能夠挖掘出更多台灣的史前文物。
新唐人亞太電視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