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10月7日電】“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至今60年的輝煌歷程裡,在科技上唯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成果,是1965年上海的生物化學家們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牛胰島素。
近年來還有一種說法很流行:因為諾貝爾獎只對個人,而當時中共政府強調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因此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事情果真如此嗎?
牛胰島素其實就是一種蛋白質。在研究生命物質的初期,化學家們注意到有一大類行為很特別的物質-加熱後這些物質會從液態變為固態,但不發生可逆行為。常見的就是雞蛋清。1777年,法國化學家馬凱爾稱它們為“蛋白性物質”。1839年,荷蘭化學家莫爾德正式稱它們為“蛋白質”。
自1820年後,化學家們通過不斷努力,發現蛋白質分子是由不同的氨基酸分子以不同的排列方式組成的。常見的氨基酸有20種左右。
這些不同的氨基酸是如何組成蛋白質的呢?1945年,英國生物化學家桑格爾對這個問題著手進行了研究。直到1953年,他終於成功宣布破譯了胰島素的結構。這是第一次弄清楚一種重要的蛋白質分子的全部結構。此後,生物化學家們用桑格爾的方法分析了一個又一個蛋白質分子的結構。
搞清楚了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就有可能讓氨基酸“各就各位”,合成蛋白質分子。1953年,人工合成了第一個8個氨基酸的小蛋白質-催產素。此後,生物化學家們在蛋白質的合成上攻克了一個個難關。1965年,中國的生物化學家們首次合成了51個氨基酸的牛胰島素,同年,國外也合成了胰島素。1969年合成了124個氨基酸的核糖核酸酶1970年,合成了188個氨基酸的人類生長激素。
如果把催產素,牛胰島素等視為一種產品的話,正是由於知道了這些產品的“配方”,我們才有了製造這些產品的可能。因此,那率先發現產品“配方”的人,當然才是諾貝爾獎理所當然的獲得者。事實也是這樣,1958年,英國生物化學家桑格爾因為破譯蛋白質分子結構的工作,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轉自新浪博客 本文分析不代表新唐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