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9月7日訊】許多年前,在尋找教職的時候,曾被中西部密執安州的一所學校給拒絕了。當然,這事兒在學術界再普通不過,僱傭雙方互相了解、互相接受以及互相拒絕,才構成勞動力市場生機勃勃的局面。後來在芝加哥開會,在旅館裏碰巧又迎面碰到了那位寫拒絕信的教授。見面打過招呼,當然不能迴避那個略帶尷尬的話題。有意思的是,這位系主任說,招聘委員會拒絕我的原因,是因為「認知上不能諧振」(cognitive dissonance)。他說完,我們就一起笑了起來。
認知不和諧的頂峰
「認知不諧振」或「認知不和諧」,就是說大家想不到一起去,對某一事務在觀點上有很大分歧。在對中國局勢的看法上,撲朔迷離之中,這認知上的不和諧,可謂登峰造極。
有人看到政府投資的高速增長,有人關注進出口的加速下滑;有人覺得工業增加值在上升,有人懷疑為什麼耗電量和財政增速在下降;有人發現貨運在增長,也有人發現港口吞吐下降、空貨櫃堆積貨場;還有人認為股指增長與上市公司利潤下滑沒有道理,更有人認為房地產銷售的增長與實際房地產投資的增幅很低,是不可思議的。
與這些認知的不和諧、甚至對立相對應的,是有人認為中國經濟和社會面臨崩潰,也有人在此時推出了一個據說要風行世界的「中國模式」。說全世界已經開始「媚華」了,世界各國鍾情「中國模式」,與北韓民眾唱的那句「世界人民都羨慕我們」,還真有異曲同工之妙。
「最不壞」還是「最不好」
網絡檢索查詢「中國模式」,如果用中文搜索,會發現大量人民網、《人民日報》等中共自己的文章;用英文搜索,則會發現許多中國的模特兒。因為在英文裏,「模式」和「模特兒」,是同一個詞。找模特兒的時候,人們都知道要找漂亮、好看的,模式應該也是一樣。那「中國模式」的好處在哪裏呢?
按中共專家的說法,「中國模式」的幾個特點,一是強勢、有效的政府,二是堅持「穩定」的前提,三是對資源高效率的支配。因為這些特點,所以他們認為「中國模式」是「最不壞的模式」,也就是模式雖然有缺點,但比西方國家的模式,東歐、俄羅斯的模式,都要好得多。
認知的不和諧,在中共知識分子中對國內百姓的宣傳中,盡顯無遺。比方在告訴人們中共是怎麼「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時候,專家會提醒國人三十年前中國人有手錶是奢侈,今天中國百姓的房屋自有率超過了發達國家的比例。他們未能同時告訴人們的,是台灣人、日本人當時也是這樣的,中國百姓其實到今天還沒有真正擁有任何房地產,他們所「擁有」的,只是七十年的使用權。
御用知識分子其實很容易鑑別,那就是他們在一套套「學貫中西」的理論之後,一定會回到原點,去維護中共的統治和利益。這從他們的「政府是必要的善」,「實行良政」的論點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人民網的論壇中,認為中國模式是「最不壞」的模式,適應並引導著世界發展的潮流。新華網認為中國模式對世界「充滿魅力」,也是因為中國模式意味著「政治穩定」,而「穩定的政治局勢對任何國家的政府和民眾來說,都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這話肯定不對,穩定的政治局勢對美國人民、對其他民主國家的人民,就根本沒有什麼吸引力,因為政治穩定從來都不是一個問題。而需要「政治穩定」的,恰恰是那些專制、獨裁的國家,而專制、獨裁的政府告訴人民需要穩定,也是自然而然的。
中國模式推不廣
說中國模式「最不壞」,是馬屁文人的新發明。大概他們是借鑑了丘吉爾的「民主制度不是最好的,但其他更壞」的說法。
如果一個東西真正是好的,世界各國應該趨之若鶩。海外學者發現,雖然中國僱傭了那麼多宣傳員,但把「中國模式」向世界推廣,卻一直麻煩重重。對發達國家,中國模式不適用;對發展中國家,也沒辦法推廣。為什麼是這樣呢?這跟模式的成本有關。如果一個發展模式的政治、人權成本,以及其社會公正、環境的代價太高,會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去承擔、或願意承擔、去實施這一模式嗎?
羅畹.考歷克(Rowan Callick)是一名西方駐京記者,在考察了北京「險惡的政策制訂」後,他在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美國人》(The American)雜誌上撰文,質問經濟的自由和政治上的壓迫能共存多久?考歷克眼裏的「中國模式」,就是有限的經濟放鬆外加政治、司法、和軍隊的絕對控制。
正如考歷克所指出的,如果說「中國模式」在經濟上是成功的話,那正好說明了西方的自由企業制度在中國實施時,雖然是部份的、有限制的實施,也會產生傑出的效果。而我們可以繼續推理,如果西方的自由企業制度在中國可以全面實施,可以在政治寬鬆、民主、自由的條件下實施,其結果將是更加優秀的。其實,人們從香港和臺灣的經驗中,就早已看出來了。為什麼香港需要「一國兩制」呢?如果中國模式甚至不能媲美香港模式,人們就不難看出這個模式的真正價值了。
有趣的是,同是共產黨統治的古巴,卻對中國模式心懷「恐懼」。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的文章說,甚至在古巴的黨校裏,中國模式也不是學習的內容;在學術討論中,中國問題實際上是被排除在外的。也許,真正知道共產主義底細的人們,也許對中國模式有格外深刻的見解。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137期【商管智慧】欄目 (2009/09/03刊)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