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8月21日訊】莫拉克颱風對台灣造成巨大的衝擊,除了引發各界要求政府檢討救災體系的缺失之外,專家也提醒,未來台灣將面臨溫室效應、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影響,政府應該要有長期的因應對策。
莫拉克颱風讓台灣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從七年大旱,到五十年大水,短時間的強大降雨,讓南部多縣市傳出嚴重災情,針對此,專家在立法院二十一日一場關於因應氣候變遷的公聽會上表示:在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下,未來台灣還會再發生這類異常情形。
臺大全球氣候變遷中心 主任 柳中明:「島嶼國家在全世界都是環境最脆弱的地區,所以我們也正在遭受這樣的影響。」
專家指出,在災難過後,政府要穩定民心、重視防災預警通報。而面對氣候長期暖化問題,政府要提升國家對於全球氣候改變的調適能力。包括修法減低排放溫室氣體,以及透過國土規畫,找出可能發生災害的危險地區。
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系 副教授 廖本全:「當氣候變遷之後,我們必須要用更嚴格的角度看國土計劃,很多過去可發展地區,也許在氣候嚴苛的條件底下,必須要被列為不可發展地區。」
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 吳瑞賢:「像小林村這個情況,前後是兩個土石流的警戒區,那為甚麼我們不知道這些地區危險?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面對的是兩百年以上的災害。」
學者指出,先進國家對於氣候變遷,都會提出相關因應計劃,或採取立法以及設置氣候安全相關部門。他們建議台灣政府參考國際經驗,推動短期和長期計劃,減少氣候異常對台灣造成的衝擊。
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政祥 劉姿吟 台灣臺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