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問題動搖中國傳統養老方式

Facebook

【新唐人2009年8月2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聞劍報導)中國傳統單純依靠子女的養老方式,在老齡化時代加速的衝擊下,漸漸發生著多元化的變化。中國傳統養老模式對於中國來說是福還是禍?

中國目前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達到1億5千萬左右,占中國總人口的11%。這麼龐大「銀髮族」的養老模式,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教授趙鼎新博士看來,在今天的確被動搖了,的確日趨多元化:

「並不是每個小孩都不孝順,但總體已經不現實了。 小孩有出息的就走了,沒出息的時候還能呆在你旁邊,是刮你錢的。社會向前發展了,每個人,包括老人、年輕人,每一代的個人自主性大了,互相的牽扯小了,所以人的自由度大大提高。不但小孩提高了,老人也提高了。以前養老模式雖然很安全,但是跑到每個家庭裡一看, 家庭矛盾都是一大堆,現在你看這些矛盾全簡單化了。所以人的自由度,老人、年輕人都會活得舒心很多。但是有一點,現在安全係數比以前低了。」

在養老方式上,中國現有相關的國家政策大致將其分為五種:一是養老金制度;二是家庭養老方式;三是低保制度;四是農村養老保險等多種退養、生活補貼制度;五是農村「五保」供養制度。有學者認為,這五種方式目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例如,主要面向城市人口的養老金制度,雖然它有相對穩定和可靠的特點,但增幅有的較小較慢,有的乾脆固定不增長,這使得老人生活水平難以提高,相對貧困問題比較突出。

趙教授表示,相比城市老年人,農村老年人的養老條件要差一些。那被稱中國社會保障體系中最為薄弱的環節的農村養老問題究竟差到什麼地步?北京「中國農民工網站」站長郭昌盛表示,農村老年人的養老負擔相比以前不是變好而是更加沉重:

「因為有留守兒童嘛,再加上很多青壯年出門以後,他還有很多責任田,很多地都要種,就是養家的義務呀,包括對晚輩的撫養義務,實際上他都要承受。所以,我覺得如果真正要改變老年人的養老現狀,可能要從政府要做很多努力,你比如說,如何解決老人耕地問題,是否集中來統一管理,就是讓老人從這個中間騰出些精力,才能讓老人真正的能安居樂業,頤養天年。」

那中國農村目前的養老呈現什麼樣的模式?源自湖北農村的郭昌盛根據自己的觀察表示:

「據我的一些瞭解,我的親戚、朋友,我覺得養老還是靠自己,靠子女。政府的話,養老機構,可能也就是一些殘疾戶,或者是一些有關係的戶,或者是一些智障人士可能才有機會,比如說被一些機構來養老,可是這種機構農村還是很少的。」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研究所最新一項調查研究顯示,中國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將以平均每年百萬以上的速度增長。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總量的1/5。有研究認為,世界上發達國家在人口老齡化開始之前已經漸進成為富裕社會,而中國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未富先老的大國。雖然如此,趙教授表示,中國養老模式變化的大方向長期而言還是值得肯定:

「不能說方向發展令人堪憂,不發展肯定是不行的,發展目前來看是有點杯水車薪的味道。現在養老保險如果不發展,那老人就沒辦法,總之,大趨向我認為還是對的。但是是否發展了以後,在短期內能有很大效果,那也不見得。」

不過,郭昌盛有不同的看法:

「還是擔憂,為什麼,因為一方面,子女指望不上了,第二個政府在這方面投入跟不上的話,我覺得老年人可能會兩邊都落空。」

美國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有學者不久前用「長征」兩個字來形容中國養老制度的改革。在這養老制度的改革長征過程中,以往中國大多數老年人依賴家庭養老的模式已經弱化,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