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3月16日訊】(中央社記者黃瑞弘台北16日電)「我的每個呼吸都要靠協助,我都能樂觀,其他人更沒有理由不樂觀。」呼吸仰賴呼吸器、行動靠輪椅的陳榮福,克服身體上的多重障礙,在網路事業開創出一片天空,唯一的法門就是樂觀,現在的他不僅自立更生,還能幫助他人,連照顧他的外傭也受到感召,犧牲假日出來當志工。
56歲的陳榮福現在是海鷗網頁設計工作室負責人,包括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骨科部、凌華教育基金會等網頁,都是陳榮福的團隊所設計,令人佩服的是,這些網頁都是身心障礙者的傑作,其專業的程度,絲毫不輸給一般人。
很難想像,在網路事業開創出一片天空的陳榮福,卻是一個坐著輪椅、靠呼吸器維持呼吸功能的重度障礙者。陳榮福受訪時,經常要把呼吸管放進嘴裡維持呼吸,聲音也因此顯得沙啞、混濁,儘管連說話都很吃力,但從他口中說出的話語,卻字字句句鏗鏘有力,充滿無比的信心。
時間拉回到30年前。1歲時就罹患小兒痲痺的陳榮福,脊椎嚴重側彎,在26歲那年為了參加大學聯考,聽從醫生建議到醫院矯治,沒想到醫療過程當中,造成肺部感染。在鬼門關走一遭後,陳榮福被救了回來,但因為肺部功能造成永久傷害,除了不良於行外,終身必須仰賴呼吸器輔助呼吸功能。
「早期的呼吸器很怕斷電,停電半天、一天還可以,停太久就傷腦筋,我曾經因為停電去住過有發電系統的大飯店。」陳榮福談起過去,像是喝白開水般的自在,但其中的辛苦,非當事人無法體會。
當時在加護病房看盡生離死別,陳榮福也曾經失去信心,但家庭的支持,尤其是母親無微不至的照料,讓孝順的陳榮福相當不捨,為了不讓母親的辛苦白費,燃起了生命中的鬥志,很快地就適應了帶著呼吸器的生活。
「我一定要想辦法走出來!」從小就羨慕別人能順利上學的陳榮福,因緣際會在電子琴教師的鼓勵下,在36歲那年進入空中大學進修,這段歷程也彷彿開啟了陳榮福生命中的最大的一扇窗,他就像一塊海綿一樣,拚了命的吸取養分,積極參與社團活動,甚至不惜騎上特別改裝過的機車,花一個多小時,只為了上面授課程,花了10年時間,終於拿到社會科學系學位,之後又攻讀資訊管理學系,一頭栽進網路領域。
為了記錄空大這10年的豐富歷程,1996年陳榮福還和空大同學,出版了一本詩文集「相信還有愛」,記錄空大十年的情誼。
身心障礙者終究比起一般人不方便,但樂觀的陳榮福從未自怨自艾,反而用一派輕鬆的口氣說,現在科技進步,很多輔具都能提供很好的協助,「就像近視的人帶眼鏡一樣。」
「不把痛苦放大」,這就是陳榮福的哲學。在空大習得網頁設計技能,再加上自己對書畫的鑽研,其實陳榮福已具備專業,但一開始找工作時,還是經常受到質疑。這時的陳榮福選擇當志工,在過程中展現自己的能力,取得別人的信任,逐漸打開陳榮福在這一行的口碑,並進一步和一群專精電腦的身障者成立工作室,更在民國93年獲得全國模範勞工的殊榮。
現在的陳榮福除了工作之外,也愛到處走走看看,101大樓、大直美麗華摩天輪他都去過,登上101頂樓時,他還「現場連線」打給朋友,讚嘆台北的夜景;陳榮福還遠征外島,金門、澎湖都有他背著呼吸器一遊的足跡,「要不是國外的電壓問題無法克服,我早就出國了」;更厲害的是,陳榮福學打網球,活動力和求知慾,連正常人都自嘆弗如。
曾經受到很多幫助的陳榮福,有更多時間是花在公益上,他分別擔任台北市肢體重建協進會、台北市新活力自立生活協會的理事,對爭取身心障礙者權益不遺餘力,對公益事業的投入,連照顧他的外傭都受到感召,也犧牲假日當慈濟志工。
面對全球景氣不佳,台灣有很多人面臨失業甚至一無所有的痛苦,陳榮福認為,生命自會尋找出路,最重要的是不要失去信心,他以自身的經驗說,「本來小時候最討厭寫作文,沒想到後來卻能出書;原本不良於行,沒想到後來卻能到處遊山玩水」,證明事在人為,只要有勇氣、有信心,一定可以克服困難。
陳榮福曾用「三件事情不能停」形容自己的人生,第一件就是不能停電,否則呼吸器就停止運動,沒氣了;第二件事情就是,不能停止學新的東西;第三件事情就是對旁邊的朋友的愛,關心他們,這也不能停。
「每個呼吸都要靠協助」的陳榮福,一路走來沒被打倒,還經常以「我是最有資格自殺的人,我都沒自殺了」,勉勵周遭不如意的人,他的奮鬥歷程,或許可激勵此刻陷入困頓的人們,獲得重新再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