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ESCO: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瀕臨滅絕之虞

Facebook

【新唐人2009年2月20日訊】(中央社記者蔡筱穎巴黎20日專電)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指出,世界6000種語言中,約2500種瀕臨危機的語言,台灣現今14個原住民族群的語言,都被列入瀕臨滅絕危險。

教科文組織(UNESCO)昨天在巴黎發表電子版的世界瀕臨滅絕危險的語言的圖表。

從2000年開始,UNESCO訂每年的2月21日為世界母語日,並發表有關世界各地母語瀕臨滅絕危機的現況,今年拯救語言的調查計劃是由挪威給予財政支持。

UNESCO公佈的圖表依白色、黃色、橘色、紅色、黑色列出語言瀕臨滅絕危險的五個不同程度:脆弱、瀕危、嚴重危險、危急情況和1950年以來已滅絕流失的語言。

世界6000種語言中,200多種語言在過去三個世代滅絕,538種語言處於危急情況,502種已屆嚴重危險,瀕危的有632種,607種處於脆弱狀況。

今年的報告中,台灣有24種語言頻臨滅絕的危機,其中,馬賽(巴賽)語、龜崙語、洪雅語,以及凱達格蘭語、道卡斯語、巴布拉語、西拉雅語等七種語言,已被認定流失。

依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網站原住民14族的定義,台灣現有的泰雅族、太魯閣族、阿美族、布農族、鄒族、卑南族、魯凱族、排灣族、達悟族等語言,加上沙阿魯阿鄒語,在這份報告都被列入脆弱的範圍。賽夏語則在嚴重危險的程度。

語言學家表明,語言滅絕現象幾乎在所有地區和經濟條件不等區都會發生。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約有2000種語言,至少有10%在未來100年內可能消失。印度、美國、巴西、印尼和墨西哥,這些有多樣語言的國家,也是最需致力保護語言的國家。

UNESCO總幹事松浦晃一郎強調,消失的語言導致許多非物質形式的文化遺產的消失,特別是代表傳統和口語表達的寶貴遺產,如詩歌和寓言、諺語、笑話的消失。語言的損失也不利於人類與生物多樣性的關係,因為他們轉達了很多對自然和宇宙的認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