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玲:福爾摩沙的鑽石在哪裡?

Facebook

「鑽石」自古不只是財富與地位權勢的象徵,賺人熱淚的愛情也常讓「鑽石」有機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甚至連用錢也買不到、用權也喚不回的時間,也讓「鑽石」撿了便宜,因而詩人聲稱「鑽石等於永恆」。鑽石也因為其富貴表徵的刻板印象,而不容易成為平民百姓茶餘飯後的話題,但是,最近媒體炒熱了前總統夫人的裸鑽新聞,卻將鑽石的話題輕輕鬆鬆的推上了平常百姓的飯桌。

鑽石的形成在地層的深處,需有1,100-1,300℃的溫度,同時具備壓力在70,000 ㎏/1立方公分及碳元素存在的條件下,才可能形成鑽石。為獲得一克拉的鑽石,得炸開、過濾大約二又二分之一立方公尺的土石,平均說來,為採收一顆鑽石所需移動的土石泥沙,比例是:1比1億。再加上產地常在老河床、沙漠砂礫層或數千尺深的火山孔……等人煙罕至的偏僻之處,鑽石真可說是「得來不易」。

鑽石也有許多故事:古希臘人相信鑽石是天神滴落的眼淚,丘比特的「愛神之箭」也因為箭頭鑲滿了鑽石,才有了神力。宗教的書籍中,也描寫了大祭師亞倫的胸牌和新耶路撒冷的基石,因鑲有鑽石而具有神力,可以使人獲得力量、權力、財富和青春永駐。文藝復興之前,教庭相信鑽石具有澄清心靈的力量,13世紀的法國皇帝聖路易認為,只有聖母瑪莉亞才有資格佩戴鑽石飾物。最早開發鑽石的民族之一的古印度人,則認為「人是宇宙的縮影」,死後靈魂若純潔便將升往天堂;若污穢則將經過輪迴,直到淨化為大地的精華為止,他們相信精純的鑽石能洗淨一切的生命純淨。

無論時代如何演變,將鑽石的神力之說轉成現今工業上的價值也好、或商業包裝的寶石光環也罷,鑽石真能折服人之處,正在其被賦予的「精神」意涵。只不過當魔惡的思想污染了人心之後,因想得到鑽石或用鑽石的利益去從事違背良心的勾當,就時有所聞的出現了,這也讓歷史留下了血跡斑斑的污點。

當今世界最大的鑽石加工和貿易中心則非比利時的安特衛普莫屬,全城有1,600多個鑽石公司,還有各種相關的博物館和展廳。「安德衛普」是高精工藝和品質的象徵,號稱世界上最好的鑽石切割巨匠就身居於此。珠寶界有個名詞「安特衛普切割」(Antwerp cut)就是由此而來。這裡的師傅們都是非凡大師,價格亦屬頂級。然而,顧客青睞安特衛普產鑽石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這裡的每一顆鑽石都是受聯合國保護的「非暴力」鑽石。也就是說,賣鑽石掙的錢不會用在暴力、軍事和恐怖活動上。所以買到鑽石的同時,還會附上一份保證書,保證交易的錢不會被用去做危害人類的不法勾當。

身為比利時人都以安特衛普為榮,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擁有非暴力鑽石之都的美譽,更因為安特衛普城市的名字,來源於一個年輕的勇士布拉博不畏強權,奮起抗爭,將一個欺凌百姓的巨人(他強行收取過河費,否則斷人手掌)打倒,並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巨人斷掌後丟入維持城鎮命脈的斯凱爾特河中。因此,「安特衛普」也是自由不屈的象徵。這些文化的表徵,也同時將其鑽石工業的價值抬得更高。

雖然台灣沒有鑽石城,但是,台灣人擁有的鑽石不但在仕女名流的穿戴上閃閃發光,在保險箱中保存的鑽石,也足以傲視國際。然而,這則被炒熱了裸鑽新聞,卻也考驗了台灣人民的智慧,我們是否真正認識了鑽石的價值來自於其堅硬難摧,而讓我們承傳的堅忍民族性能抵禦金錢權力的誘惑?而鑽石的光芒是否又提醒了我們,將祖先保留的倫理與道德發揚光大並照耀四方?

當比利時聯邦政府金融管理局高級官員伊琴·德法斯特勒先生與夫人,在「鑽石之都──安特衛普」看完了神韻藝術團的演出所發出的折服之言:「實際上,拿現實中的鑽石和文化中的鑽石比較,不是那麼太尊重。可是我願意說,我們的鑽石是一種堅硬的物質,象徵永恆。而神韻表達的是另一種文化感受和情感,傳統文化對人來說,是另外一種永恆不變的鑽石。」

相對於一場被當地的觀眾歎為奇蹟成功的東方文化藝術表演,我們真的要捫心自問:在保留中華文化最豐富的福爾摩沙寶島上,我們真懂了自己口袋裡、生活中、傳統的倫理道德中,藏了多少外國人眼中的鑽石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