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之音中文網記者拜倫曼谷)印度最大的軟體外包商之一薩蒂楊電腦服務公司(SATYAM)最近爆出的詐騙醜聞使人們再度關注亞洲的企業治理。專家說,亞洲在這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需要做出更多。
印度最大的軟體外包商之一薩蒂楊電腦服務公司原本是印度口碑最好的一家企業。去年,這家公司還由於企業治理出色而獲得獎勵。
很多人現在問:這是不是一種幻覺?
亞洲企業需要改革
管理這家公司的拉賈兄弟由於涉嫌詐騙被捕後,很多人把這個案件看成是亞洲在擺脫企業治理不佳的過程中遭遇的挫折。10年前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一些家族企業的倒閉暴露出缺乏透明度、家族成員之間非法交易等不良的商業行為。
李家麟是CFA學會金融市場完善中心香港辦公室的負責人。
他說:“問題一直存在。雖然有些家族企業接受監管和改革勢在必行的觀念。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好的企業治理。但這些成功很難具體地衡量。”
僅頒佈法律不夠
自從亞洲金融危機以來,一些政府就公司治理頒佈了新的法律。其中包括會計標準、聘用獨立董事會主席、保護小股東利益等。印度是這些國家之一。
亞洲企業治理協會研究部主任夏米拉.戈皮納斯說,由於一些榜樣企業的存在,很多人誤以為印度的企業治理改良已經蔚然成風。
“印度有9千家上市企業。在大部分企業當中,你會發現各種各樣的治理標準。”
專家說,問題的關鍵在於標準的執行。香港城市大學企業治理專家約瑟夫.範說,僅僅制定新的法規是不夠的,因為很多公司可以繞過法律。
“公眾監督的品質、官員的素質、政府的功能都很重要。”
要持續改革企業治理
印度監管部門在調查薩蒂楊電腦服務公司最近爆出的詐騙醜聞過程中行動迅速。
上個月,薩蒂楊公司董事長要求該公司收購兩家他的家族擁有的企業。股東對此提出抗議,一些高管因此辭職。本月早些時候,薩蒂楊董事長承認捏造有10億美元現金,並在公司盈利報告中作假。
CFA學會金融市場完善中心香港辦公室的負責人李家麟說,儘管過去10年來,亞洲企業治理出現一些變革,但是薩蒂楊醜聞提醒人們,改良企業治理是個持續的過程。
他說:“家族企業對變革最擔心的是什麼?一個是監管者的追查,另一個是投資者可能會作出類似薩蒂楊投資者的反應。”
由於薩蒂楊醜聞的曝光以及金融危機的深化,專家說,監管當局務必須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