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1月13日訊】(中央社台北13日電)江西贛州市於都縣日前發現一處大面積唐宋時期99座古窯址群,經文物專家現場勘察,這是目前贛州發現的最大唐宋窯址群,距今已有千年之久,古窯群也提供贛南客家生活發展史的研究線索。
中新社轉述於都縣博物館副研究員姚連紅的話表示,古時的於都縣上窯村製陶業十分興旺,鼎盛時有99座製陶窯。
文物專家並解釋,江西贛南陶罐磚瓦的發展史也就是贛南客家的生活史和發展史。這一時期正是客家先民大量南遷進入贛南的高潮時期,窯址的發現可以證明當時許多客家先民進入江西境內的黃田江流域,由於人口增加導致對日常陶瓷用具的需求增加,便開始在此地燒造瓷器。
據了解,古窯址分佈在南北長約3公里、寬約1公里範圍內大小不一的饅頭狀小山包內。從出土的碎片判斷,窯址主要燒造青瓷和陶器,其遺存十分豐富,物器品種極為繁多。
出土的陶瓷片有罐、缽、壺、甕等,其中以缸為多。瓷器釉色主要有青褐色、黃褐色、醬褐色等幾種。
姚連紅稱,從古窯址出土的寬大青磚來看,它不同於明清時期相對清秀的古磚,也就是說,這應早於明清時期,至少有近千年的歷史。從出土的陶瓷片可以看出,這裡應該是當時燒製生活用具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