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海角七號》是彩虹 更是醒鐘

Facebook

今年掀起旋風的台灣電影《海角七號》,在45屆金馬獎中奪得6個獎項,堪稱成績輝煌。雖然許多影迷在意《海》片最後沒能奪得「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兩大獎,但也不必難過——因為這不是結束,而是鋪展台灣電影新路的開始。

平心而論,「最佳劇情片」及「最佳導演」兩項大獎的結果實屬公允。斥資4千萬美金的《投名狀》,製作格局弘大、劇情層次豐富而緊湊,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三大明星在導演的雕塑下,展現出有別以往的精湛演技,片中幾次大場面的烽火交戰,也處理得甚為洗鍊。過去以處理感情題材見長的陳可辛,在這部史詩片中的表現著實令人驚豔。

因此,不是《海角七號》不夠好,而是《投名狀》更好、更大;不是小魏導演不夠行,而是對手比他有更好的機會去挑戰史詩大片。

當《海角七號》遇上《投名狀》,彷彿溫馨賣座片《我的希臘婚禮》(My Big, Fat Greek Wedding)碰上梅爾‧吉伯遜(Mel Gibson)的《英雄本色》(Braveheart)。兩片各具特色、各有擅場,實在難以類比,但得獎贏面上自然以大格局者較具優勢。

因此,我們應該深思的是:為何台灣電影環境仍然困頓、不能給人才機會?這次金馬獎典禮中的短片《台灣人的電影夢》雖然搞笑誇張,但卻寫實地反映出台灣電影人的心聲:不乏人才與夢想,而是缺資金與機會。看看現在如日中天的魏德聖,沈潛15年終因《海角七號》而揚名立萬,但當他想進一步完成史詩大片《賽德克‧ 巴萊》,預估3億新台幣的經費,卻無人投資、未見分文。雖說新聞局緊急送上9,200萬雪中送炭,但剩下2億多的缺口,仍是一座高難度的雪山。

這次獲得「特別貢獻獎」、高齡84歲的影評家黃仁,得獎感言一再感慨、期勉政府當局,能重視台灣電影業這項珍貴的文化資產,雖非新調,但此時卻更顯鏗鏘——特別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未來日子裡。

根據美國《財星》(Fortune)雜誌對歷史進行分析,越不景氣的年代,電影票房往往逆勢上揚。因為人們需要從電影中找到鬱悶情緒的宣洩出口、找到正面能量來鼓勵自己;同時,電影今天早已成為各國電視頻道的主要節目來源,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必需品,這片市場反而較製造業、金融業來得相對穩定。

因此,《海角七號》不應是台灣電影界曇花一現的彩虹,而應是催促台灣社會上下積極重振電影經濟、文化軟實力的醒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