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家:中國造假文化將導致「腦殘」

Facebook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林坪報導)中國的毒牛奶事件的影響還在海內外擴大。有評論認為,有毒食品讓人身殘,而中國造假文化的自我毒化會造成「腦殘」,危害更為嚴重。

中國文化批評家朱大可近日在新浪博客上發表題為《文化毒奶和腦結石現象》的文章。他認為,中國毒奶事件成為「後奧運時代」的典型案例,全國奶粉品牌幾乎全軍覆沒,引發世人對整個中國的食品製造業的深切懷疑。但毒奶粉只是冰山一角,有毒食品工業已經構成了龐大的集體犯罪鏈。化工和食品工業領域的專家們在各大研究院和高校實驗室裡,不斷創造出各種造假和使毒技術,為食品製造業提供技術支持。企業為謀取利潤,運用各種技術,把偽劣食品推向市場。各級政府為實現GDP指標,縱容和包庇食品造假。國家食品檢驗機構向造假投毒企業頒發免檢證。原美國中文網絡雜誌《大參考》 主編李洪寬對此評論說:

「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道德崩潰,大多數的商人沒有起碼的道德良知和整個管理機制的崩潰造成的。奶粉加化工原料這種事情,有很多環節即使發現,政府沒管這個事,從事這個設計和科研的科學家一般也不會這麼做。在一個正常的社會,一個科學家做了這樣一個事情,比如說化學家做了這樣一個事情,他一輩子就完了,等於是把自己的職業給毀了。所以一個正常社會不會發生這個事情。至於中國為什麼會出現這個事情?那就是商人對於利潤的 追求已經超出了所有的東西,他把這個當成唯一的,而且他也算了一下風險,他也考慮到揭發出來會怎麼樣。他算了以後覺得值得冒這個險,所以,我們吃的這些東西當中就全是這些化工原料了。」

文章說,比毒奶更為驚心動魄的是中國文化的自我毒化,但民眾對它卻至今沒有警惕。文章舉例說,為吸引點擊率,網站逼迫簽約作家加速寫連載小說,一些作家被迫從一天寫3千字加快到一天寫一兩萬字以上。這種文化注水,導致文學質量嚴重下降,「暢銷書」往往等同於低質書。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假唱」曝光後,居然很多人支持「假唱」。另外,抄襲造假也屢有發生。文章警告說,中國文化的自我毒化會造成的「腦殘」、「文化腦結石」更值得關注。李洪寬對此表示:

「朱大可把食品有毒、摻假和文化注水聯繫起來,聯想力比較豐富。至於說文化產品、文化垃圾,可能這個性質還略有不同,畢竟我寫一個三流的五流的小說,它不害人,起碼讀者是愛看的就看,不愛看就不看,而吃的東西比如說嬰兒的奶粉吃了之後,我們大家都看到了會危害兒童的生命,這是犯罪行為。」

德國多德蒙特大學國土規劃專業博士王維洛認為,中國各行業的造假盛行,反映了中國社會道德的淪喪。王維洛以今年5-12汶川地震中垮塌的豆腐渣校舍為例說:

「學校樓房的建造經過建築師的設計後,還有監管這個工程的建設,也經過了市政府的審批,經過了財政局的撥款或者是人家的贊助、教育局的審批、審查,經過了建造商,同時也經過了所有的建築工人之手,也經過了監管人簽字,學校校長也知道這個學校花了多少錢建造,學校的財會人員也知道這個錢到底是怎麼進去的。所以,這一串下來不是幾個人的事,不是一個奸商能夠做的事情。中國有很多人看到了這個事情也都默認了,覺得這不是他們的事情,他們沒有想到,有一天他們的孩子走進這個教室也會被壓在底下。」

李洪寬認為,中國社會各行業造假盛行,反映了整個社會反饋機制和糾錯機制的癱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