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餐具刮痕易殘留細菌

Facebook

(中央社)夏天即將到來,腸胃炎等疾病發生率也提高,病從口入原因除了食物外,不良餐具也會是幫兇;陽明大學教授蔡文城今天公布一項研究報告,餐具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會有刮痕出現造成細菌殘留,其中,美耐皿製兒童餐具總生菌數最高,並最易殘留大腸桿菌。

蔡文城特別針對市面上不同材質餐具進行「細菌量殘留檢測」實驗,共評估六種不同材質餐盤,包括三層強化玻璃、一般強化玻璃、強化瓷器、一般瓷器、鋁製餐具及美耐皿餐具。

實驗方式是模擬餐盤在正常使用情況下,經過約半年使用後加入適菌量的微生物,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及沙門氏菌在餐具表面,經過一段時間自然風乾讓致病細菌吸附於表面後再洗條,再評估殘留微生物的狀況。

實驗結果,總生菌數的殘留量以美耐皿餐具最高,每盤達七千六百CFU,其次是一般強化玻璃一千八百七十五CFU、鋁製餐具一千五百七十二CFU、一般瓷器一千四百五十CFU、強化瓷器八百二十CFU、三層強化玻璃七百四十CFU。

研究指出,美耐皿餐具因不易摔破,是部分家庭、幼稚園及小吃店喜愛用的餐具,但餐具出現刮痕後,總生菌殘最高,其中,最容易殘留的是大腸桿菌,使用者易引發尿路感染、腹瀉、腦膜炎及敗血症,值得消費者注意。

另外,在金黃色葡萄球菌殘留上,鋁製餐具最高,其次才是美耐皿,一般強化玻璃與一般瓷器、強化瓷器、三層強化玻璃的殘留數則是零。

在綠膿桿菌的殘留上,一般強化玻璃、強化瓷器及鋁製餐具,每盤都在一萬五千個CFU以上,美耐皿餐具為每盤四萬八千個CFU,在沙門氏菌的殘留結果,一般強化玻璃十五萬個CFU,三層強化玻璃殘留最少。

蔡文城建議消費者,選購餐盤時,應挑選質地強硬,表面光滑者,清洗及使用時應避免刮痕,對於老人及小孩等特殊的餐盤,清洗後最好經紫外線或高溫消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