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十三日電)六十八歲的林阿嬤兩年多前開龍骨治骨刺,兩年前,嚴重的骨質疏鬆症使她脊椎的鋼釘鬆脫移位,壓得神經痛到不想活,直到使用造骨促進劑補強骨頭,才重拾生機,像她這樣的案例,在人口老化的台灣,將愈來愈常見。 家住彰化縣線西鄉的林阿嬤從年輕種田到老,現在阿嬤能走、能下田,背也不痛了,在一年半之前,也就是脊椎開完刀半年多,她的背愈來愈痛,連躺在床上翻身都痛到掉眼淚,痛苦到連農藥都準備好了。
彰化基督教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洪瑞國今天解釋,阿嬤嚴重的骨鬆產生脊椎壓迫性骨折,就好比樓上的房子塌了壓到樓下,先前的醫師直接在她的第二腰椎及薦椎釘上鋼釘,雖然一時之間拉正脊椎,減少神經壓迫,但是骨頭鬆,鋼釘就釘不牢,才漸漸地鬆脫移位,壓垮兩節脊椎。 為解決阿嬤的痛苦,洪瑞國重新為阿嬤開刀,把原先的鋼釘回復原位,並在上、下節脊椎再補上鋼釘,用骨水泥局部補強,手術後安排阿嬤打針造骨,補強全身的骨頭,且在療程結束後,改服減緩骨質流失的藥物。
洪瑞國說,五十歲左右打鋼釘治療脊椎疾病的人,在十幾二十年前後,就可能因為骨質疏鬆而使得鋼釘移位,現代人活得久,類似阿嬤的病例以後會愈來愈多,新一代的醫師就要學會治療嚴重骨鬆的脊椎病患。 目前治療骨鬆的藥物分成三類,雙磷酸鹽類和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都是減少骨質流失,副甲狀腺素則可造骨增加骨質,洪瑞國說,同時併用並不會療效加倍,嚴重骨鬆且有脊椎或髖骨骨折者,應接受十八個月的造骨療程,之後再減少骨質流失。97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