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經濟回顧(2007年11月4日 30分鐘)

Facebook

【新唐人】開場白﹕內需不足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收看一周經濟回顧節目﹐我是東方。上個季度﹐中國經濟增長速度11.5%﹐有是一個兩位數增長的季度﹐但是﹐國內消費在中國經濟中佔的比例下降﹐出口比例上昇﹐這對改善貿易不平衡的局面不利﹐也難以使中國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火車頭。過去幾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有兩個動力﹐一個是房地產和基礎設施的建設﹐一個是出口的迅速增加。今年以來﹐投資帶動的支出已經增長了25.7%﹐而去年同期﹐投資帶動的增長是 27.3%。今年第三季度貿易順差更是猛增50%。但是﹐依靠投資和出口的經濟都有局限性﹐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投資有相當一部分屬于重複建設﹐是浪費﹐不久的將來會給經濟拖後腿。隨著歐美等主要出口市場的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再加上中國產品質量問題帶來的後遺症﹐很可能傷害中國的出口工業﹐促進內需就成了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必然。北京當局也意識到這一點﹐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李小超先生上個星期透露說﹐根據初步統計﹐中國居民消費今年以來在經濟總量中的比例是37%﹐但是這不如去年39% 的比例。但是要讓普通中國人放心消費比增加出口要難的多﹐首先要改善醫療,退休保障體系和落實義務教育﹐改革高等教育體制﹐免去國人的後顧之懮﹐不會因為要養老和看病而存錢﹐也不會因為下一代的教育而不敢消費.其次是需要真正做到以法治國﹐健全法制﹐把保障私有財產落實到實處﹐中共不能超越于法律之上.第三﹐政策決策過程公開透明﹐各方利益都能在決策過程中得到表達﹐結束中共的專制獨裁。中國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權力過于集中﹐權力得不到控制﹐民主,自由,法制和人權是世界主流民意﹐也是社會發展的方向。十七大之後﹐安徽省政協常委汪兆鈞先生致胡溫的公開信得到國內民眾的廣泛支持﹐民意可見一斑。當更多的汪兆鈞站出來大聲疾呼的時候﹐胡溫政府是順民意而行還是重蹈萬馬齊喑的覆輒﹖這是今天的開場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