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7年8月10日訊】【藝海漫遊】(179)膠彩畫&推手林之助:膠彩畫費時耗工,但經得起千年時光考驗。
觀眾朋友您好!歡迎收看藝海漫遊,今天為您介紹「膠彩畫和膠彩大師林之助」。根據史料記載,在中國古代,人們已經知道把石灰、赤鐵礦等礦石磨成細粉,並且在加入動物膠混合之後,把調合過的顏料塗在石壁上。後來,因為這種用膠做畫的方法在唐代十分盛行,所以被人們稱為工筆重彩。由於膠彩畫的繪製必須歷經繁複的創作過程,相當的費時耗工,所以受重視的程度越來越弱,後來幾乎消失不見。那麼,到底什麼是膠彩畫,又為什麼這種古老的畫法,能夠在今天重新回到中國人的世界呢?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要邀請您一起來了解美麗、優雅的膠彩畫。
在敦煌的洞窟裡,石壁上的那些畫,就是用膠來當做黏著的媒介,調和礦物質顏料所繪製的,至今仍然可以保持著美麗的顏色,讓現代人可以從中看到壯觀雄偉的神佛世界,以及古人優雅端莊的形象,同時這些壁畫也讓我們見識到,原來使用天然顏料的畫法,經得起千年時光的考驗。
這種古時候稱為工筆重彩的唐代畫法,雖然在中國式微,但它並沒有真正消失,它流傳到了日本,日本人對它愛不釋手,他們在材料上做精細的研發並把它發揚光大,變成富有日本氣息的東洋畫。
然而,在歷史進程中經歷了大起大落的這種畫法,是怎麼登上台灣的藝術殿堂呢?這得從日據時代說起,話說在七、八十年前的時候,有幾位畫家曾經到日本留學,其中包括前兩年分別在台北舉行百歲紀念展的陳進和林玉山,以及目前在台中國美館舉行個展的林之助,三個人都是同時期的知名畫家,也是奠定台灣美術教育基石的前輩畫家;前身為唐代工筆重彩的東洋畫經由他們的藝術創作,重新詮釋之後,就這麼轉了一圈,它又變成富有中國風味的膠彩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