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壩主體工程完工 諸多問題突顯

Facebook

【新唐人】總造價250億美元的三峽大壩主體工程于周六完工,但因為水力發電渦輪机組

和其他一些設施至今還未安裝﹐三峽大壩還不會在今年內全面運作。同時﹐建壩所

引起的水質惡化、環境破壞以及有關居民的遷居、安置等一系列問題早已突顯出來﹐

開始讓人懷疑整個工程計劃的弊端可能遠遠大於9年前政府所極力鼓吹的好處。

三峽工程原定在2009年完工,屆時水庫的蓄水量才會達到最高,26個發電機

組才會全部投入運轉。

三峽大壩高185米,長2,309米,自從1997年開始澆筑第一倉混泥土,工程至今已經

進行了3080日,耗資1260多億元人民幣,總共消耗了2,700萬立方米的混凝土,是世

界上最大的鋼筋混泥土水壩。

中國的電視台對低調的竣工儀式進行了現場轉播﹐但中共的高層官員並未出席,1997年

當工程開工時,當時的國家主席江澤民和總理李鵬都親臨現場,與今日形成強烈對

比﹐外界猜測可能與工程的目前狀況差強人意有關﹐雖然工程創造了幾個世界之最﹐

但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無法解決的問題令那些喜歡往自己臉上貼金的中共官員們退避

三舍。

持批評態度的人們認為﹐從長遠看﹐三峽工程對環境的破壞可能遠遠超過它的收益。

環境專家已經發現,在大壩完工之際,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庫以及半封閉水体,

三峽水庫的水質在投入使用前已經惡化了。 水庫的魚种正在減少,壩區的淤泥造成

的腐蝕污染順流而下,甚至抵達長江三角洲的上海一帶。三峽庫區蓄水后水流速度

減緩,水体自淨能力下降。

三峽水庫近90%在重慶境內,重慶經濟高速發展,廢水排放量大,城市污水處理率低,

水質污染突出,事故頻發﹐這使三峽水庫的風險提高極大。

專家認為,長江流域保護缺乏統一的法律法規,三峽庫區污水和垃圾處理項目運行

經費不足,生態環境監督管理能力薄弱,都是嚴重困扰三峽水質整治的難題。

另外﹐為了給三峽大壩工程讓路,對於1百多萬不得不移居他鄉的居民來講﹐工程的

後果再真實不過了。雖然政府信誓旦旦地表示會令他們滿意﹐但上訪者們表示政府

許諾給他們的安家費250億元都被官員們揣進了腰包。在2009年大壩貯滿水前﹐還有

30萬人需要遷移。

另外﹐地質學家們認為600公里的巨大水庫的存在本身﹐已經可能隨時引發泥石流和

地震了。

所有的這些問題都讓人懷疑這個工程完全是一個以人民和環境為巨大代價的的政治

游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