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互动第三百六十期】找回中秋的感覺

Facebook

【新唐人】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熱點互動節目,我是主持人安娜。今天是中秋節,每逢佳節倍思親不知道您現在的感受是什麼?今天我和韋實的話題是找回中秋的感覺。

安娜:韋實您好!

韋實:安娜您好!觀眾朋友大家好!

安娜:韋實我們看到,這兩天在紐約有一些華人,他們到哈德遜河上面在船上賞月,當然前兩天月亮還不是太圓,不知道這一次中秋你有沒有什麼要做的事情?有沒有什麼安排?

韋實:中秋現在很可能跟家人出去吃吃飯,不過像這種賞月最近實在是太忙根本沒有什麼時間看月亮,好像月亮都不存在了,那麼在哈德遜河上渡船是西方人的一個專利,他們就是在一個看似鋼筋水泥的這個發光的夜景,其實是一個令人心思神怡的一個旅程,那我們中國人在海外坐這個船看中秋來賞月這是一個創舉,以前這樣的活動不多,現在我發現海外更多的中國人把這個中秋當做一個文化的活動一個節日來進行慶祝。

安娜:你說到中秋,你說到在河上賞月,就讓我想起當時在上學的時候,那時候真的是讓人心曠神怡,那個時候上學的時候這個時候好像快要還不到考試的時候,所以大家都比較閒情逸緻,那個時候我們的學校離北京玉淵潭公園特別的近,然後我們記得那個時候快畢業很多人就到公園那,真的好像是一湖明月的感覺,而且大家都說今後要怎麼樣啊!再背一些古人的詩詞啊!感覺特別不一樣。

韋實:這好像還是少年很意氣風發的時候,不過到了我們這一代的時候,學校還發了一盒月餅過來就是很低級的那種月餅啦!很硬也不好吃,不過年輕人聚在一起吃個月餅聊一些共同的話題不過比你們現實的多了,但有一種也是濃濃的大家庭的感情,畢竟大家在一個屋子住了幾年,就是說也是一種兄弟般的感情啦!那也是一種很令人溫暖的感覺。

安娜:那在你們那個年代,上學的時候你們怎麼過中秋啊?

韋實:我們過中秋就是已經比較這個大眾化了,因為學生已經說是一種消費時代的開始了,這時候生活好了一點,比如說我們會出去燒烤啊、出去喝啤酒之類的。

安娜:燒烤、啤酒哪!

韋實:現在台灣在中秋節慶祝就是燒烤,那麼就是在中國大陸這個還不是一個習俗。

安娜:那你現在在美國的話有什麼打算嗎?

韋實:在美國的打算,可能也只是吃吃月餅,另外也可能找一個電視台像新唐人看看節目,如此而已!

安娜:那謝謝你啦!那說到月餅我就想那時候在北京有各種各樣的好多傳統的北京月餅,比如說什麼自來紅、自來白、伍仁月餅、棗泥月餅、豆沙月餅,但那時候還很少有什麼廣式的蛋黃月餅,那現在到了美國之後,很多都是廣式的月餅像這種蛋黃月餅很多,就特別懷念那個伍仁月餅、棗泥月餅之類的啦!

韋實:這個問題其實這樣,像我的口味也喜歡棗泥這種東西,那麼其實在國外並不是說國內沒有廣式月餅,而是說他很長時間就是一種計劃經濟嘛!他月餅並不是說在一個全國範圍之內一個大的經濟體制中間流通,他當地有當地的月餅,所以有廣式月餅就是在廣東那一邊,你想吃也不吃不到,那麼到了海外早期移民,從福建、廣東來他們有一個很長、綿延的歷史啦!所以說國門打開以後,北方人出國是近十幾年、二十幾年的事,所以說像這邊的華人街、中國城被廣式月餅所壟斷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近幾年香港、台灣月餅愈來愈多了。

安娜:我希望那個進、出口商能給我們進點北京月餅吃。

韋實:那也要看這個市場有多大了。

安娜:另外說到月餅,因為國內還是有親戚朋友,他們說現在在國內買月餅簡直是太容易了,而且有很多種牌子,好像就是愈做樣式愈多,我不知道你最近有沒有了解。

韋實:國內月餅豈止是樣式愈做愈多,而且都是家家也做月餅,那麼以前食品廠做的月餅計劃,後來又食品公司做,現在大酒店都做月餅了,因為酒店做月餅都不是用來吃的,是用來做公關交際的。那麼現在月餅的利潤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二、三百,因為以前馬克思資本論裡面都講配額利潤達到二、三百就可以上角架了,現在月餅已經有這麼大利潤了,那麼在現在我看到還有三十八萬一塊月餅,這個月餅當然不光是吃這塊月餅,有一套商品法、一百多坪米、還有高雅商品一堆跟著。

安娜:你說到三十八萬的月餅,我就想到今天早上我媽媽給我讀一張報紙,說這個金子做的月餅,後來我當時就很驚訝,因為過去人看那個紅樓夢好像就是那個樣子,就是吃塊金的月餅,後來我就想吃塊金的月餅會不會死,後來我媽媽說那沒有關係,那不是說整塊月餅都是金的,是說一層所以人吃不死,所以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見過這種金的月餅?

韋實:那現在就是說在菜上撒上一層金粉,稱為保健食品。

安娜:真有保健作用嗎?

韋實:那我不這麼認為,但是那個以前吞金是會死人的,那個東西消耗不了而且很沈,又一直往下墜最後就把人墜死。所以這個事是兩種性格,就是一點金粉吃這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現在這樣實際上是一種很奢華的東西,因為你要吃保健品我沒有聽說其他國家說要去吃金子來保健的,也沒有一個成文從醫學上來講是一個好辦法沒有人這麼講,實際上就像以前就說要顯富、要顯示自己的成功而且要證明自己,現在國內來講就是說有錢怎麼樣嘛!就是說他把這個金子用在這上頭了,就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金子文化,那麼月餅還是一個很正常的一個事情。

安娜:你說把這個吧!就是有很多朋友他們都覺得現在好像過節都很失落,好像都沒有那種感覺了,在過去過節大家就在一起,比如說互相很交心暢談一下,或者是說在背一些古詩、吟詩作賦,有的人很有才華,他可以自己寫詩,馬上都可以寫出來。但是現在一過節好像都要送禮,而且還看誰送的更多,誰的東西是最貴,誰的是名牌,就整個把那個過節的味道就改了。

韋實:那麼以前古代的時候,你像那個在元朝的時候月餅才真正的普及起來,在唐朝的時候中秋節就已經成為一種風氣了,那麼在宋朝的時候就拿一些應季的果瓜果、人都會去賞燈,那個你比如說到宋朝比較鼎盛的時候,在那個南方湖上有幾十萬盞這種羊皮做的小燈,但那是要祭河神那是一種很狀觀的感受,還有宋朝賞錢塘潮,那麼這個夜裡詩句就更多了,雖然說中國古人都是闔家團圓,你像這個海上昇明月、天涯共此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些都是傳了幾千年的名句下來,所以當時這個賞月,更有就是對文化、對人生,同時在這麼一年之中就這麼一個省思自己的過程,很有格調的一種感覺。

安娜:對!很讓人嚮往,我記得那個時候,老一輩的人就跟我們講他們小的時候怎麼過的那個中秋節,就說要有什麼滿兔爺,然後要給他上供,要什麼水果!各種各樣好吃的,然後完了之後就可以拿去吃,所以我想小孩那個時候也很高興。

韋實:那個時候就是北京那些兔爺又是滿城都是,什麼叫兔爺就是那個玉兔,就大大的有兔子的腦子但穿的是人的衣服,穿的甲騎著哨,手裡還拿著搯藥的杵子,就是滿街都是,然後都是拜兔爺,很有節慶意味的東西,可惜到了下一代可能就是見不到了。

安娜:兔爺好像是跟嫦娥奔月,說月亮上的玉兔好像跟那個傳說是不是有關係?

韋實:玉兔一直在搯藥,搯的是那個不死藥,那嫦娥偷不死藥是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說從后羿射月以後,嫦娥就是把那個藥給拿了,結果到了月宮,那后羿在找自己的太太就找不到了,後來就有這麼一首詩說,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情天夜夜心,講的就是這個典故。

安娜:那說到中秋節,我們有很多人都是在海外,那麼在海外大家工作也很忙、家庭生活也都是比較繁忙,好像很多人都是覺得每天都忙忙叨叨的,可是又不知道在忙什麼,好像過節有時候也就遺忘了。

韋實:也就是一種平時要維持自己的生活,賺錢、謀生、賺錢、謀生……,付帳單就再賺錢,時間長了就形成一個套路,過的都是西方的節,到了中秋節的時候如果不是送月餅如果不說你可能還真是想不起來。

安娜:今年特別有意思,我今年就接到幾通電話,就問我說明天是中秋節妳知道嗎?我說知道知道,而且有一個朋友他很有意思,他有一個女兒在美國上學是上六年級,就相當我們中國的初中一年級吧!然後他就特地給他女兒的老師寫了一封信,說明天就是我們中國的中秋節,我給孩子請半天假讓孩子回家過節,所以那位老師也覺得很有意思,而且他的同學就問那個中秋節是怎麼回事,就這樣正好把中國的文化告訴了他的同學。

韋實:你像那個海外,你比如說像美國猶太人是少數主義,但是他們猶太人對於自己的文化、習俗、歷史是十分看重的,他們每年新年吃的飯,用的比如說湛的這個海水、鹹的湯、用那個不發酵的麵包,來紀念就是說有十六個儀式來紀念當時猶太人出來離記這麼一套,就說每個都有自己的一個典故,而且你說像他們吃的東西很難吃,但他們要把自己的民族歷史保存下來。現在像我們可能也就是在國內也就吃吃月餅、送送禮、看看晚會,大家在一塊吃頓飯聊聊,但對於這一點來講,我們海外的這麼多人,看到回頭來撿起這個節,我覺得這個是對這個節的文化價值的重新審視,就是說實際上在國內完全有這個機會,你比如說大家在過情人節,那這個情人節是外來的節,那麼情人節因為商家給了很多含意,比如說愛情、比如說送禮,可是我們要回頭想一想,中秋節在中國的歷史上從來都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日,那它也有很多內含,為什麼不現在再把它發掘出來呢?

安娜:你說到這樣,我就想中國有很多假期讓我們在美國居住很羨慕,在美國一次假期連上週末不過最多四天,那在中國你看元旦七天,哇!很讓人羨慕,那當然他們也是前面後面都屆週末啦!然後五一、十一還有春節的時候能讓放兩個星期的假,但是我們沒有聽說中秋節會放假的。

韋實:你看這就有很大的問題,春節放假這個沒有辦法,五一是勞動節、十一是國慶節這兩個實際上和中國的文化沒有任何連繫,都是外來的東西,你像我們的那個青年、重陽、端午、中秋這個不是法定的節,所以如果不放這個假,大家還在忙碌中你很難再想起來今天是那麼個節日,那你比如說清明出去掃墓啊、重陽出去登高,這都是我們之中很悠仰的一個文化內涵,你比如說韓國和日本,日本在夏天就盂蘭盆節有很大的廟會,全日本的人基本都要出來過這個傳統意義上的節,你看像端午在中國起源可是在韓國形成,韓國划龍舟是很普遍的運動,就是說實際上他的文化是受中國的影響很大,但是他們卻致力在某種程度上擺脫某種文化,卻把這個部份納入自己民族的文化,所以就是造成一種我們自己優良傳統我們自己沒有去珍視的。

安娜:你說到這裡真的是很讓人很嚮往小的時候,那個時候好像過節都不一樣,

尤其我記得小時候過春節的時候,那個小孩有弄個小燈籠,然後去放鞭炮那些一個一個拆下來放,然後男孩子玩那個二踢腳什麼的,然後在下雪的時候、、

韋實:以前的“二踢腳”看起來很溫和,現在的“二踢腳”看起來像是個火箭筒一樣,實在讓人很難敢去放它,現在因為國內砲竹越做越大,愈做就是工藝愈精良威力愈大,所以看起來好像軍火的感覺,以前因為用紙比較貧乏,然後還要抓油砲沒有炸的話還要拿半天才扔出去,現在沒有這個感覺了。

安娜:在歷年的中秋節裡面有沒有給你最深刻很難忘的中秋節?

韋實:這個其實我感覺已經真的淡忘了,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挺可惜的也是忙啊忙啊忙,但是今年的中秋節我覺得還是挺有意思的,因為我們正在做這個節目,而且這個中秋讓我也想到了春節也快到了,起碼有一個盼頭。

安娜:你說到春節,我們春節就會有一個叫春節新春晚會,那個時候我想大家可能在紐約有點事情做了。

韋實:我覺得像是一個全球華人在一個新的矚目的點,像這個春節晚會,也希望到那個時候,我們再做這個節目,而且,比如說有一些傳統節日像清明、重陽我們都會撿起來和觀眾朋友再分享這個節日之中這種喜慶的地方這種文化的地方,我想是從今天開始開了一個很好的頭吧!

安娜:我有一個中秋節是很難忘的,就是我被邀請去一個晚餐,然後很有意思,他就是一張桌子上他一家人,但他就是有一個位子是空的,而且有碗有筷,當時我就覺得很奇怪,就問這是誰?這人怎麼沒有來?然後他就說,這是他在國內的兒子,有原因他出不來,當時讓人真的是心裡頭很難過,讓人覺得幾家歡喜幾家愁的那種感覺。

韋實:是,這也是很心酸的事情,不過我們在這裡還要祝福所有的觀眾有一個祥和美滿的中秋佳節。

安娜:謝謝韋實。

觀眾朋友們,謝謝您收看這一期的熱點互動節目,也希望今天晚上您能過一個美滿的中秋佳節,感謝您的收看!再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