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熟悉抗日戰爭歷史的人都知道,『攘外必先安內』及究竟誰領導抗日一直是國共雙方官方歷史的分歧點。在抗日戰爭66周年之際,著名政論家鄭浪平指出,『攘外必先安內』也曾經是共產党的策略;抗日由國民党領導。
俗話說,歷時是由胜利者書寫的。在書寫抗日戰爭史上,國共雙方各有各的說法。
66年前的7月7日,抗日戰爭第一槍在盧溝橋打響。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對外國侵略者的第一場胜仗。中國得以廢除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抗戰也從根本上扭轉中國共產党的劣勢,直接影響國共內戰的胜負。
中國大陸的歷史課本提到抗戰時有兩點是必提的:
一、 蔣介石在日本侵戰東北、華北時不抵抗,號召『攘外必先安內』,想借抗戰之机肅清共產党。
二、共產党一心抗日,采取游擊戰爭政策,對抗日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最終領導抗戰胜利。
就這兩點記者在洛杉磯7·7抗戰紀念大會上采訪了著名政論家鄭浪平先生。『攘外必先安內』的口號是國民党專有嗎?
鄭浪平說﹕共產党做了口號上的轉換:9·18到8·7宣言之前,國共策略沒有不同。共產党講『抗日必先除蔣』:打敗全中國反動派,統一全中國無產階級力量對抗日本。國共根本策略沒有不同:只是不同的人來領導。
据鄭浪平先生理解,『攘外安內』并沒有錯誤:一個國家內部不團結難以對外。分裂只會給日本造成可乘之机。
就中共的游擊戰場与正面戰場的作用誰大誰小的問題。在鄭浪平所著『不朽的光榮』一書中明确指出:抗日是以蔣介石的國民政府為領導中心,大戰略由國民政府來指定,而中共編為第8路軍。中日戰爭22場會戰全部是由國民党軍隊指揮。中國能夠維持重慶政府保障中國戰后外交利益:中國得以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和常任理事國,廢除不平等條約。
共產党的活力的确很大。但是,國民党軍隊的總數量太大了。所以我個人認為殲滅敵人總傷亡人數、對戰爭胜利、對國家外交利益的貢獻國民党大于共產党。不能認為國共戰爭國民党輸了,就否認國民党在抗戰中的領導力量。
新唐人記者周梅洛杉磯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