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2月08日讯】一谈起周瑜,人们就会想到“既生瑜,何生亮!”这句名言。或许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将周瑜与“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联系在一起,那么,历史上的周瑜是否真的如小说所描写的妒忌诸葛亮呢?历史的真相往往让人震惊。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这首气势磅礡的词作中提到的“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郎正是三国时的风云人物之一:江东孙权的大将周瑜,周公瑾。
据《大纪元》刊登的《千古英雄人物》之周瑜篇写道,周瑜不仅相貌英俊、温文儒雅、饱读诗书、精通兵法、深谙音律,而且器量广大,年纪轻轻便有雄才大略,因此才被刘备称为“万人之英”。
羽扇纶巾的儒将
《三国志》记载,周瑜出生在今天安徽庐江舒县一个世家大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做过东汉的太尉(九卿之一),父亲周异则做过洛阳令,可以说是门庭显赫。
身为名门之后的周瑜“长壮有姿貌”,意思是他身材高大挺拔,体格健壮,容貌俊美。不但如此,周瑜还能文能武。
史载,周瑜年少时就精通音律,弹得一手好琴,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后,弹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错,他都能觉察到,并立即会扭头去看那个出错者,予以指点。由于周瑜相貌英俊,弹奏的女子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将曲谱弹错。民间因此流传“曲有误,周郎顾”之语。自魏晋时代之后,“周郎顾曲”常作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现在各类诗歌、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唐人李端有《听筝》诗赞道:“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精通音律、儒雅的周瑜,在军事上也具有非凡的才能。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破虏将军孙坚起兵讨伐废少帝的权臣董卓,并把家迁到了舒县。孙坚的儿子“小霸王”孙策与周瑜同年,两人志趣相投,情同手足。周瑜还将自家的一处大宅让与孙策居住,并“升堂拜母,有无通共”。之后,周瑜与孙策合兵征战,所向披靡,称霸江东。
当时势力较强的袁术很欣赏周瑜的才干,邀请他到自己手下为将(当时的孙策名义上还隶属于袁术)。周瑜看出袁术不是一个可以成大器的人,就找借口回到了孙策身边。孙策听闻周瑜回来,亲自迎接,并授其建威中郎将,拨二千人和五十匹马供其调遣。这一年,周瑜二十四,吴中人都很推崇他,叫他“周郎”。
此后,周瑜协助孙策四处征战,在攻下皖地后,得当地乔家两个女儿,都是国色天香。孙策娶了姐姐大乔,周瑜娶了妹妹小乔。郎才女貌,一时传为佳话。
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以中护军的身份和长史张昭共同辅佐孙策的弟弟孙权。张昭负责朝廷之事,周瑜负责领兵在外,抵御外敌,开疆拓土。当时江东有“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说法。
忠心耿耿的周瑜在外领兵有方,接连歼灭寇匪一万多人,并击退了刘表军队的进攻。公元208年,在孙权决意讨伐江夏后,周瑜被任命为前部大都督。
气度非凡,雅量高致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被描写成一个嫉妒诸葛亮、次次想置孔明于死地的心胸狭隘之人,但真实的历史是,所谓的周瑜忌恨孔明、孔明三气周瑜,乃至周瑜感慨“既生瑜,何生亮”后离世,全是子虚乌有。真正的周瑜是气度非凡,胸襟宽广,雅量高致。
《三国志》称周瑜“性度恢宏,大率为人⋯⋯实奇才也”,他礼贤下士,深得众人爱戴。而《江表传》记载的周瑜与大将程普的故事更能说明问题。
程普是东吴老臣,曾跟随孙坚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看见家世显赫的周瑜年少得志,心生不快,认为是受前人庇荫,因此常常在周瑜面前表现出盛气凌人的一面,并多次羞辱周瑜。周瑜对此并不记恨,反而更加恭敬地对待程普,相忍为国。程普心生感动,对周瑜越发敬重,并对身边的人说:“与周公瑾交往,如同喝甘甜的美酒,不知不觉自己便陶醉于他了。”
能让心高气傲的老臣程普折服赞美,足见周瑜的胸襟和人格魅力,这样的人又如何能去嫉妒诸葛亮?
还有历史上蒋干游说江东,未能说动周瑜,回来向曹操覆命,称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而刘备到京口来借荆州时,曾对孙权谈起周瑜,说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此外,周瑜曾借兵两千给刘备,这也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能做到的。
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中说到自古以来统兵的将帅,很少有不自视甚高、嫉妒超过自己的人的,但“孙吴四英将”即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都不是这样的人,周瑜极力推荐鲁肃就是个典型例子。加之开篇引用的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宋代,周瑜的形象还是非常正面的,不过从元朝开始,周瑜的形象被歪曲,并影响了后人。
赤壁大战周郎雄姿英发
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大战,将周瑜的军事才能推上了一个新的大舞台,也使其名字流芳百世。这是因为赤壁之战,是导致三国鼎立态势形成的决定性战役。没有周瑜,赤壁之战不会胜利,甚至不会有赤壁之战。因为彼时诸葛亮辅佐的刘备根本没有战胜曹军的实力。
208年春,周瑜率大军占领了江夏。九月,曹操大军也夺取了荆州。东吴军队与曹军一个陈兵江南,一个陈兵江北,大战一触即发。有着一统天下雄心并携水陆大军80万的曹操,意欲吞并东吴。
面对曹操大军压境,东吴内部出现了主和与主战两派。主和派认为曹操名正言顺,而且军事力量强大,东吴不堪一击,但被孙权召回的周瑜则力主抗曹。与《三国演义》所描述的诸葛亮舌战群儒以及周瑜中了诸葛亮的激将法不同,正史中记载的是周瑜力排众议,并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周瑜首先对孙权说道:“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进而指出曹军不擅长水战,况且冬天严寒,马无草料,士兵长途跋涉水土不服,必定会生病,而这正是用兵的大忌。他还对孙权说,曹军并不可怕,他只要五万精兵,就可保证取胜。孙权听了非常高兴,说道:“五万精兵一时难以凑齐,现在选编了三万,请你与子敬、程公前去迎敌。”周瑜遂被任命为主帅佐都督,带兵溯长江西上,准备与刘备的军队会合,共同对付曹操。
此后的战争也证明了周瑜卓绝的军事才能、独到的眼光和大胆的谋略。周瑜领三万水师独自面对曹操的十五万大军,以一抵五,却在谈笑间,让敌军“灰飞烟灭”。
史载,孙刘联军会合后,在赤壁与曹军先锋遭遇。由于周瑜指挥得当,加之曹军士兵不服水土,又不习水战,联军取得胜利。曹军暂时退回。之后,曹军一方面训练水军,另一方面为解决北方陆军不习水战问题,下令将战舰全部用铁索连在一起。
黄盖遂向周瑜建议道:“曹军现在将战舰用铁索连在一起,我们正可用火攻来对付他们。”周瑜认为这一计很好,就让黄盖写信给曹操诈降,并约定好了投降时间。曹操看信后,认为连黄盖这样的老臣都要投降,孙权指日可破。之后,周瑜给黄盖准备了十只战船,里面装满硫磺及浸过油脂的干草、芦草,上面用油布盖好,每艘战船后面系着一艘快艇。到了约降的那天晚上,老天相助,忽然刮起东南风。当诈降的船来到距曹营只有二里左右,黄盖下令各船同时点火,然后跳到后面的快艇上,砍断与火船相连的绳索。最后曹军大败,死伤大半。
作为赤壁大战总指挥的周瑜,雄姿英发,赢得了关键的胜利,并声震三国。连甚少打败仗的曹操在回到许都后,也怅然叹道:“我输的并不丢人!”足见其内心对周瑜谋略的赞许。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登坛借风在正史中并不曾见到。
将星陨落
赤壁大战后,刘备趁周瑜与曹仁在江陵相持的机会,夺取了荆州南部四郡。为了加强孙刘联盟,孙权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刘备。周瑜料到刘备日后必成大事,就劝孙权将刘备留在东吴,但孙权没有听从。
之后,周瑜又建议孙权趁曹操新败的时机进攻益州,夺取巴蜀,再与西凉马超结盟,夺取襄阳,进攻曹操。曹操一破,刘备就不足虑了。这一设想与诸葛亮不谋而合。孙权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让周瑜回江陵整顿兵马。
公元210年,周瑜在返回江陵途中得了重病,但他还是竭力支撑来到了巴丘,检阅军队。之后东吴大军出发,但出发不久,周瑜病逝,年仅36岁。
孙权听到消息后,悲痛异常,哭着说:“公瑾有王佐之才,却忽然短命而死,以后我将依靠何人?”他亲自为周瑜素服举丧,并到芜湖迎回周瑜的灵柩,在吴地下葬。
229年,孙权称帝。在称帝后,孙权又对公卿们说:“孤非周公瑾,不帝矣。”意思是如果没有周瑜,他是当不上皇帝的。
东晋袁宏在其《三国名臣赞序》中写道:“公瑾英达,朗心独见。”“卓卓若人,曜奇赤壁。”周瑜虽然英年早逝,但滔滔的江水却不会忘记当年周郎的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责任编辑: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