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中国学生进美国 让美大学边点钞边头痛

【新唐人2016年07月13日讯】(新唐人记者钟正慧报导)近10多年来,大批的中国学生涌入美国高校,给美国大学带来丰厚的资金和文化的冲突。实际学业过程中,扎堆抱团的中国学生很难融入美国学校文化,加上英文水平低,给美国高校带来各种难题。有人这样形容美国大学:边数钱边头痛。

那么美国高校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请看《美国之音》的报导。

大批的中国学生给美国大学带来丰厚的收益

国际教育协会副总裁佩吉•布卢门撒尔(Peggy Blumenthal)称,2007年以来,中国赴美留学的本科生人数直线上升。她说:“没有机会在中国接受博雅教育大学生,他们选择来美国上大学。”

国际学生一般聚集在加州、纽约州、德州、麻塞诸塞州等地。而纽约大学是接受外国学生最多的大学,在这里外国留学生选择的专业多是工商管理和数学科学。

据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统计,2014至2015年度,美国共有国际学生近975,000名,中国学生占31%,超过印度17个百分点。国际学生每年给美国带来300亿美元的收益,而中国学生则每年给美国大学带来近100亿美元的收入。

布卢门撒尔称,财政吃紧的美国大学,利用中国学生缴纳的学费就可以保证师资资源与教育资源的充足。

她又称:“中国学生带来了财务上的益处。州政府给美国公立大学支持越来越少,经费从原来的50%,降到10%甚至2%。所以他们需要付全额学款的国际学生。”

例如,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州内居民的学费为$12,816美元一学年,国际学生要交的学费是每学期$39,498美元。

虽然中国学生给美国大学带来不小的经费收入,但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也给美国大学带来很多麻烦。

中国学生扎堆抱团融入难

中国学生太多,扎堆抱团成了美国大学头痛的问题。国际教育协会说,这也是很多外国大学头痛的问题。

中国学生很难与美国同学打成一片,就连布朗大学学习公共政策的阎贝贝自己都说:“我觉得没有打成一片。小圈子还是挺严重的,中国学生各自还会分化,打算一毕业就回国中国学生自成一个圈子。他们不太关心怎样融入美国人的圈子,也不在乎教授对他们的看法。”

“我一开始就打算毕业之后在美国找工作,所以做了很多努力去融入美国人的圈子。不过,文化背景不同,我与大多美国同学只是表面交情。”

阎贝贝所在的公共政策班上有30名同学,中国学生占20%。但在统计系和会计系,中国学生占80%。

布卢门撒尔称:“学校里的中国学生越多,聚在一起的机会久越多,更无法很快融入所在学校的社群。我认为,很多大学已经意识到并表示担心,他们学校的中国学生人数太多了。”

国际教育协会指出,希望美国大学推出能帮助中国学生尽快融入当地学校社群的项目。

多数学校很早前就开设了一些互助的项目,如美国学生帮助中国学生修改文章,还有一对一进行语言互助。但对于人数直线上升的中国学生,多数学校来不及开设具体的项目去帮助中国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

生源的改变 教授的教学方式学生不能适应

随着中国学生人数的增长,美国大学的教授也觉得头痛。纽约大学中国史教授丽贝卡•卡尔(Rebacca Karl)对记者说,“许多中国学生来美后多选择与中国相关的课程,也没做好接受博雅教育的准备,并不懂得什么是批判性阅读和分析,加上学术英语水平不高,令人头痛。”

不过,中国学生也有不满意某些外国教授对他们的态度。公共政策专业的阎贝贝表示,教授无视中国学生的存在。即使知道中国学生课程跟不上、论文写不好,不会给学生评论或修改,只是给一个不好的成绩B-,不会在中国学生身上多花精力和时间。课堂讨论也不会叫中国学生,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针对这个问题,布卢门撒尔表示,很多美国教授面临教学方法要更新的问题,中国学生则需要主动去适应新的教授方式。

她又说:“面对这些学生,教授们需要加强自己的技能。长久使用一种教学方法的教授要接受新的现实: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他们的学术文化不一定要在课堂上交流。教授们应积极主动地接触各种背景的学生。”

对于中国学生的学习方面,卡尔教授提出建议,希望中国学生能具备提出问题和批判思维的能力,不要只选与中国相关的课程,要多和其他同学交流。她说:“如果中国学生能和非洲裔、拉丁裔、阿拉伯裔美国学生一起加入讨论,那将会是很好的事。但现在很少有人这么做。”

那么如何让中国学生更好地融入本土学生群体,教授们面对不同的生源如何改变教学方式等,是美国大学需要面对的问题。

责任编辑:凯欣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