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变?习近平青睐的学者剖析习改革思路

【新唐人2015年12月08日讯】(新唐人记者李慧心报导)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近来频频在媒体上解读中国政治。作为习近平书单上的政治哲学家,郑永年还被传与习近平多次会面。近日,他接受《金融时报》专访,谈及中国的改革。他观察到,十八大以来,中国在政策层面发生很大变化,但体制没有变。他认为,习近平中央的改革思路是,先引入政策层面的变化,最后再引发体制上的变化。

发展到今天,海内外诸多政治家都注意到,中国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代,要变天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新加坡政治学者,华裔作家郑永年频频为中国改革与转型建言献策,他的观点也被北京高层所关注。

12月7日,《金融时报》中文网公共政策主编刘波刊发了对郑永年的专访。

习近平十八大以来掀起的反腐败运动,被认为是最大的变化。郑永年表示,这次反腐败和以前历次反腐败不同的是,这次带有政治任务——反寡头政治,“中国官方对此叫‘团团伙伙’,即党内的‘非党组织’,郑永年指出,“周永康的系统,令计划的‘秘书帮’等,都是从中央到地方、横跨几个部的复杂集团。军方也有类似的情况”,所以,反政治寡头需要政治的方法,反腐肯定是政治性的。

对部分关注中国时局人士持有的观点——习近平集权,郑永年反问道:“利益集团、寡头政治,没有权力能反吗?顶层设计能推动吗?”所以,他认为,集权是需要的,也并不仅是为了推动改革。

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治、社会形势出现较大变化,郑永年认为,出现体制的变化是很难的,他观察,习近平的计划是要一步一步来。

“十八大之后,宪法上没有变化,但是政策、制度两方面都变了很多。”郑永年说。“首先是引入政策层面的变化,目标是最后引发体制上的变化,以后再上升到法律和宪法方面的变化,但是要一步一步来。”

郑永年举例,最近习近平主导下的军队改革,就是“先是政策方面的变化,最后是形成新的军事体制。此外,经济、行政体制、社会、反腐等层面都是这样的,先引入一些政策变化,最终的目标是体制变化。”

军改具体方案出台后,当时有舆论分析,习近平很明显是借鉴了美国的军队管理体制,并猜测,这或许是习近平走的第一步。因为即使借鉴了西方民主国家的军队建制,但没有配套的民主体制变革,在中共体制的制肘下,军改的最终成效也会差强人意,甚至会沦为“四不像”。

目前,中共的解体已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和王岐山也不止一次公开承认,共产党面临重大危机。中国要怎么变?习近平军改的下一步,是否会如郑永年所说的,涉及体制上的变化,外界在观察之中。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