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教育奇迹

【新唐人2013年02月28日讯】蒋介石:一面抗战,一面办教育的救国方阵。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山河残破,民生凋敝。

军费,是此时民国政府最紧迫、也最庞大的支出。这一点,毫无异议。

而教育,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应当扮演什么角色,则存在分歧。

两种声音,在民间乃至政府高层间激荡:是启动完全为抗战服务的非常时期教育,还是坚持常态化教育?

1939年3月。蒋介石,为这一争论定了调。他确立了,一面抗战,一面办教育的救国方阵。

蒋介石:“我们这一战,一方面是争取民族生存,一方面就要于此时期中改造我们的民族,复兴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看到战后。”

自此开始,即使在政府丢掉所有重要税收来源的东南工业基地与港口后,民国政府仍然对绝大多数大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费,提供免费伙食,和一定的医疗保障。

在战争吃紧,政府已经出现严重财政崩溃前兆的1944年,依然公派留学人员出国深造。

到1945年,大中小学生的总人数,比战前都有所增加。其中,中等教育,抗战前在校生为38万,到抗战结束,增加至126万。高等教育在校生,则由战前的4万多,增至战后的8万多。

抗战结束,转眼68载。昔日浴血守护中华大地的官兵,却在随后的国共内战中退守台湾。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教育,是民国政府仅次于军费的第二大财政支出,打造出教育业在抗战中逆流而上的一段奇迹。也缔造了华人界中首两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杨振宁、李政道。

不过,在随后中共执政的几十年中,教育业,却经历了在和平时期“奇迹般”的倒退。上山下乡,文革,诸多运动,毁了一代代适龄学子。近年来,教育业虽有所发展,但所占的财政比例,依然不尽人意。

从2000年到2009年,台湾的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稳定在4%以上。
而中国大陆,同比则大多徘徊在2%到3%。

【台湾公共教育经费和大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 比例表( %)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台湾 4.01 4.42 4.42 4.42 4.32 4.35 4.29 4.14 4.29 4.81
中国 2.58 2.79 2.90 2.84 2.79 2.11 3.01 3.32 3.48 3.59

教书育人,百年大计。如果抗战时期,没有民国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死守,今天的中国,会是怎样?

而在教育产业化的当今中国,弥漫在学术界的浮躁与金钱气息,又会“生产”出什么样的未来呢?

新唐人记者 林澜 柏妮 综合报导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