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18年07月07日訊】小暑是中華24節氣的第11個,夏天的第5個節氣。小暑節氣的來臨,標示著夏季正式開始。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2018年7月7日11時42分(北京時間)小暑至。
小暑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古書記載:「斗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淤極點,故名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小暑,六月節。《說文》曰: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小暑三候
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溫風至,指小暑日後,風中都帶著熱浪。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飛上清涼的高空翱翔。
《詩經.七月》中有一段描述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對應小暑時節。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
蟋蟀移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Pixabay)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這首唐詩完整地描述了小暑三候。
小暑習俗—嘗新
過去民間有「食新」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品嚐新米,將新獲的稻穀碾成米後,煮成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試嘗新酒。
新米新鮮清甜,糧食自有的香味滋味醇厚,沁人心脾,入味入心。讓人不禁感念大自然的恩賜。
清涼的綠豆粥是消暑佳品。(Pixabay)
小暑習俗—食湯粥
俗話說,「熱在三伏」,此時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們應當少外出以避暑氣。
天氣熱的時候適宜食湯粥,民間常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湯或粥,非常適合此時避暑度伏。
小暑黃鱔賽人參
人們常說:「小暑黃鱔賽人參」,意在讓人們在小暑節氣前後多食用黃鱔,從中醫角度來講,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等作用。
日本人亦素有三伏天吃烤鱔魚片的習俗。這一習俗蘊含中醫學「春夏養陽」「冬病夏治」之思想。
《本草綱目》記載,「鱔魚性味甘溫無毒,入肝脾腎三經,能補虛勞、強筋骨、祛風濕」。夏季食用溫補作用的黃鱔,可以達到調節臟腑、改善不良體質的目的,到冬季就能減少或某些疾病的發生。因此,在小暑時節吃黃鱔進補常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暑養生之道—養陽
「萬瓦鱗鱗若火龍,日車不動汗珠融。無因羽翮氛埃外,坐覺蒸炊釜甑中。」外界愈來愈熱,人體陽氣也是極旺盛的;此時保護人體陽氣,便符合「春夏養陽」之原則。
中醫認為,夏屬火,通心。夏季氣溫增高,人們容易緊張、煩躁、心火過旺,尤其是中老年人心功能稍差,在夏季容易在情緒激動或過勞的狀態下,出現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導致心血管功能的障礙,血壓升高甚至猝死。所以,夏季的養生尤其要護養心臟。
《黃帝內經》提出夏季「更宜調息淨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的說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靜自然涼」。靜可生陰,緩衝心陽之火妄動,靜則神安,靜才能養生心臟。
這裡所說的「靜」指的是舒緩、寡慾、安靜三種狀態。一是在天氣炎熱之時,心臟負擔加重,此時要避免過勞,減慢生活節奏﹔二是要清心寡慾,避免「喜怒不節則傷臟」,減少非分之想,就會減少心煩。三是安靜之事,比如聽音樂、繪畫、釣魚、下棋、散步等,調節精神入靜,保持心情舒暢。正可謂:「避暑有要法,不在泉石間,寧心無一事,便到清涼山」。
小暑過後,露天的木質椅凳,經過雨打曝曬,散發潮氣。(Pixabay)
小暑養生之道—夏不坐木
民間還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說法。小暑過後,氣溫高、濕度大。而那些久置露天的木質椅凳,由於露打雨淋,含的水分較多,雖然表面看起來是乾燥的,但經太陽一曬,便會向外散發潮氣,人在上面坐久了,「濕邪困脾」,就容易導致腹瀉、消化不良。不僅如此,陰邪侵入體內後還會誘發痔瘡等疾病。
詩詞餘韻可消暑—小暑詩歌欣賞
赤日滿天地,火雲成山嶽。草木盡焦卷,川澤皆竭涸。輕紈覺衣重,密樹苦陰薄。莞簟不可近,絺綌再三濯。思出宇宙外,曠然在寥廓。長風萬里來,江海盪煩濁。卻顧身為患,始知心未覺。忽入甘露門,宛然清涼樂。
唐代詩人王維這首《苦熱行》,發出了想到宇宙外去尋找清涼的奇想,可謂浪漫至極!
另一首詩則寫得不疾不徐:「兩曜劈箭急,一年彈指間。始見大暑小暑,又是小寒大寒。通身寒暑無回互,笑倒當年老洞山」。
「一碗分來百越春,玉溪小暑卻宜人。紅塵它日同回首,能賦堂中偶坐身。」這首《和答曾敬之秘書見招能賦堂烹茶二首二》,似有「心靜自然涼」的境界。
「夕陽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漸晴。南北斗杓雙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古人已往言猶在,末俗何為路未平。似覺草蟲亦多事,為予淒楚和吟聲」。(宋.方回《夜望》),詩人在自然嬗變之際,夜觀天象,俯仰之間,懷昔撫今,其詩由遠及近,開闔自如,抒發了胸中鬱鬱之情,頗得讀者共鳴。
(記者李蒨蒨報導/責任編輯:李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