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經濟規模縮 1/3 官方數據被疑造假

【新唐人2014年07月29日訊】中國經濟增長數據一直以來備受外界質疑。日前,美國一家顧問機構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從中國經濟「實際數據的波動」和「實際增速」等方面揭示出,中國經濟規模與中共官方披露的數據存在著巨大差異。來看報導。

紐約顧問機構「美國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最近發表報告,經濟學教授伍曉鷹在報告中表示,中國經濟規模比中共官方公開的數據小36%。伍曉鷹指出,通過考察長期以來的變化,他們得出的新結論表明,實際數據的波動比官方測算為大,實際增速也低於官方數據。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也在去年底發表新書《赤龍的錢囊》,其中指出﹕中國經濟的數字和所謂的繁榮,實質上是中共一手製造出來的。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中國經濟學家伍曉鷹,他認為中國經濟規模比官方數據小1/3。基本上,這個數據很有意思,實際上我們也看出來,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不管是中國,還是中國之外都開始敢於站出來、開始講出真相。這些獨立的經濟學家的共識,就是中國經濟數據是有問題的、有偏差的,甚至是人為的造假的。」

根據伍曉鷹測算,中國從1978年實行所謂的市場改革,一直到2012年的34年間,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速為7.2%,比中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9.8%低2.6個百分點,差距顯著。而之前在1952到1977年的25年間中,中國GDP增速與官方公布的4.3%卻大致相符。

謝田:「78年以後,是中共開始把GDP作為衡量地方官員政績的一個標準的開始。我們知道,共產黨政權從上到下,都是以謊言和暴力起家,它這些謊言和撒謊、欺騙也體現在經濟數據上,肯定就是虛報,在這一點上,跟伍曉鷹是有些吻合的。」

伍曉鷹在報告中解釋,他測算的數據和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一是中共政府低報了通脹數據,導致GDP規模被誇大。此外,工業產值和價格水平被高估。另外,政府也「掩飾」了經濟衰退的情況。

顯然,受到這些數據困惑的,不僅僅是中國經濟學家。

世界銀行(World Bank)4月30號,發佈國際比較計劃(ICP),內容指出﹕正處於全球最大經濟體地位的美國,今年的經濟規模GDP總量很可能落在中國之後。消息引起國際嘩然。

美國《紐約時報》5月4號,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說,按不考慮通貨膨脹名義價值計算,美國2012年的GDP為16萬2000億美元,而中國才8萬2000億美元,也就是說,中國的經濟規模還不到美國的一半。

之後,中國經濟社會學者何清漣也在《美國之音》撰文指出,無論是「世界銀行」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用來測算一國經濟規模的GDP數據,都是由那一國的相關部門提供,在中國,就是中共國家統計局。

何清漣表示,「世界銀行」的結論都是中共統計數據造假惹出來的「禍」。

國際「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王志浩,採用水泥和鋼產量、耗電量等作為指標,算出中國2011年和2012年GDP增速分別是7.2%和5.5%﹔而中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分別是9.3%和7.8%。

伍曉鷹測算出的數據則更低,2011年和2012年,中國GDP增速分別為6.3%和4.1%。

伍曉鷹在報告中還表示,經濟學界仍然苦於無法知道中共國家統計局核算GDP的方法。

就連現任中共總理的李克強,在2007年出任遼寧省委書記時,在接待美國駐華大使的時候他曾表示,他不相信遼寧的GDP數據,而是用全省鐵路貨運量、用電量和銀行已放貸款量三個指標,來追蹤遼寧的經濟動向。

謝田:「中國政府實質上從來沒有把它的經濟數據、計算數據的真實算法告訴人們,人們往往忽略了中共政治上造假這樣一個主觀的意圖在裡邊,他們只是從純粹的經濟數據、從理論上去推測。」

謝田指出,如果考慮到中共數據造假的因素、和通貨膨脹的因素,以及中共操控人民幣匯率等因素,中國經濟很可能並不是世界第二大。謝田說,研究者如果離開了中共的「政治」這樣一個大背景,就很難真正理解﹕中國的經濟最終發生了甚麼問題。

採訪編輯/易如 後製/陳建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