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外「升升不息」 大陸民眾嘆錢不值錢

【新唐人2014年1月14日訊】(新唐人記者凱欣綜合報導)2013年12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0969,截至去年年底,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35.7%。媒體分析指出,隨著人民幣對外升值,中國大陸物價不斷上漲,老百姓日常生活壓力驟增,感嘆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

《京華時報》報導,在2005年7月21日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8.2765。截至去年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0969,累計升值35.7%。

報導說,對於出國留學和旅遊購物的人來說,人民幣更值錢了。但對於更多沒有踏出國門的中國人,則沒有這種「賺」了的感受,體會到的卻是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 8年來,中國大陸很多商品的售價都已翻了幾倍。據統計,在人民幣升值的這段時間裡,CPI年均上漲3.1%,人民幣呈現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現象。

導致「外升內貶」這一趨勢的根本原因,報導分析有兩因素:

1、中國採取的是有管理浮動的匯率制度,對國際資本流動較強管制。在此背景下,中國大陸存在著流動性過剩帶來的通脹預期,使得人民幣對內貶值。

2、國際貿易一直處於順差地位,在供給有限、需求上升的情況下,帶來了人民幣對外升值。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問題的關鍵在於繼續推進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只有市場化的匯率形成機制,才能避免人民幣在事實上的單向升值,形成可升可降、升降隨市的市場化導向,盡力減少人為扭曲和市場不良預期。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中美之間貿易不平衡的存在,使人民幣對美元仍有持續升值的壓力。2014年人民幣對美元可能繼續保持小幅升值態勢,「匯率破6」是大概率事件。

人民幣大規模「外升內貶」堪稱抽血機

大陸媒體發表評論文章說,近些年來,由於人民幣大幅度升值,出國購物越來越划算,中國人搶奢侈品如搶白菜。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央視在採訪路人時,有位小伙子就說人民幣對不起人民,他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

對於人民幣外升內貶的現象,有網站進行過調查,調查結果顯示,75%以上的人認為這種現像不好,對個人的生活影響很大,例如,物價、房價、換匯都受到影響,而且很多人都預期,人民幣升值是長期趨勢,兌美元進入「5」時代很有可能。

文章說,這裡已經不僅僅是預期的問題了,而是現實的抽血機制在起作用,長此以往雖能保持虛假繁榮或數字增長,但是,對百姓財富和實體企業摧殘無可估量。這種機制對民間財富進行敲骨吸髓式抽血。根據首都經貿大學經濟學教授蘭紀平近日的測算,以大米價格(2005年1.90元/斤,2008年3.30 元/斤)為例計算得出:2013年10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相當於2005年的576元,8年時間縮水424元。

文章指出,再這樣的升值年過後,2014年如果再出現如此大規模的升值,大規模的貨幣超發,中國經濟的未來真真切切不容樂觀,這些是無法用數字式增長來掩飾的。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