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11月20日訊】 三中全會的《決定》是中國共產黨當前的綱領。它有內容,有份量,不是泛泛之作。它的價值在於全面反映了現領導對中國當前局勢的判斷。
「不改革,死路一條。」那是鄧小平表態支持八十年代經濟改革的理由——儘管胡喬木當時發明了似乎完全不同的說法,「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秀才的本領在修辭,不外乎冠冕堂皇。軍委主席作為統帥,必須挑擔子,不能不說實話。
這一次同樣是形勢逼人。別把《決定》中那些豪言壯語當真。中國要是萬事大吉,領導真能高枕無憂,何必談「改革」,何必談「深化改革」,何必談「全面深化改革」!路人皆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就反映了擊鼓傳花者對本黨的一種責任感——不讓此花在此時此手墜地。
全面危機呼喚全面改革。重點何在?《決定》說,重點在經濟領域。這反映了現領導對 GDP所寄讬的最高期待。不是說「發展是硬道理」嗎?但願能靠GDP治癒痼疾,平息民怨,改善形象,重振雄風,為一黨專政的制度爭光。
為了GDP,不能不呼喚市場。不能再自欺欺人地宣佈中國已經「具備完全市場資格」。《決定》正確地提出,「必須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這是《決定》的亮點。沒有自由競爭的市場,沒有相應的規則,市場不可能有生命和創新的活力。
中國現存市場體系之所以處在半死不活狀態,不是由於它幼稚,而是由於它被侵凌。幼稚並不可怕。和幼稚相伴的,往往是生機勃勃,前途無量。真正可怕的是被強大的異物所佔領。現在比比皆是的企業無法自主經營,不能公平競爭,消費者難以自由選擇和自主消費,商品和土地、資金、勞力、技術、信息等要素不得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等等各種與市場本質背道而馳的怪現象,無一不是超經濟權力干預的惡果。這才是問題的癥結。
因此,當中共提出「改革」之初,與人為善的有識之士無不指出了政治改革在整個改革中的關鍵地位。唯有政治改革才能救治中國不死不活的市場,也唯有主動的政治改革才有可能使中共獲得新生。可惜良言善意,被疑忌為「反共陰謀」。現在《決定》中有關政治、文化、社會各章節的論述,除了那些關於「人民」的空話以外,處處呈現出強化高度集權的雄姿。
致病之由是一黨專政在不斷惡性膨脹,治療之方卻是叫它繼續升溫發高燒。靠一黨專政來譜寫自由,用高度集權來完善市場。我不知道這種「改革」(即使是其中本來可能起相當積極作用的舉措)最後會走到什麼地步。
「那麼現在還有沒有救?」肯定有的。我現在能夠想到的,是習仲勳老人去世以前的遺言:中國需要制定《不同意見保護法》。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