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8月13日訊】(新唐人記者李瑾萱綜合報導)由於不少房地產項目的債務壓力一直隱藏在地方債務的風險評估中。有關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需重新審核項目的風險,暫緩向地方大型項目,尤其是房地產項目的資金輸入,以控制地方債務風險。目前地方債審查風暴正逐漸升級。
廣州一家銀行支行管理層肖女稱,她已收到來自上級領導的口頭通知:「要求全面審核重大項目的資產狀況,並對其償還壓力進行測評,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新區開發進程,其中,與地方債務相關的房地產項目也是審核重點。」
據廣東省相關政府部門知情人士透露,在地方債審計背景下,包括政府部門、國有企業、各金融機構都處於「風聲鶴唳」的狀態中,「生怕不良後果太大,因此,上下要做足準備,不能在審計期間出現違約、不良債務爆發等事故。」
他坦言,其實多個金融機構都有自己的隱秘「賬本」,尤其是對大型基建、城市更新工程,甚至是國有企業、大型房企的房地產項目,「他們是清楚違約壓力到底有多大,只不過兜底資產做好了,就可以繼續干。關鍵一點是,金融機構在追逐高收益率。」
然而,這類高收益項目繁榮景象的背後,隱藏著高負債的壓力,因此,「機構根據自身情況,降低項目的收益空間,能夠暫時減緩與地方政府債務相關項目的償還壓力,降低風險。」一位江蘇省某國有金融機構某項目負責人稱。
但是,「通過強制降低機構輸出資金的收益空間,或者暫停大型項目的融資,房地產項目、大型基建項目以及地方融資的償還壓力可能在下半年會得到減緩。」
「不過,這不等於壓力消失了,只是換了一種形式拖延下去,更有可能積累風險。」
以房地產項目為例,分析稱城市更新項目、新區建設、城鎮化建設等融資項目,都受到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青睞,其中,房地產項目受關注的程度更顯著。因此,暫緩向這些項目輸出資金,也只是暫時的。
一位曾參与某西部省份的城投發債項目的券商人士稱,地方償還債務的能力正受到實體經濟下行的影響。「然而,地方政府並不會放下腳步去解決債務問題,而是繼續發債,維持經濟發展局面,才有能力償還舊債。」
「整個地方經濟都綁在債務上,如果出現問題,有可能會按照此前的做法,削減地方融資平台,但這並不能真正地降低地方債務風險。」上述江蘇省金融機構人士表示。